游钟山过宝珠峰顶西轩赠浙僧慈隐

宝珠峰顶危亭角,邂逅高僧失垢氛。

便启轩窗临绝壁,还留宾客坐层云。

檐端优钵千香树,肘后楞伽几卷文。

谩说空门无系著,也须携手惜轻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钟山,登临宝珠峰顶西轩,与高僧慈隐相遇的情景。首句“宝珠峰顶危亭角”以巍峨的山峰和险峻的亭角起笔,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邂逅高僧失垢氛”一句,巧妙地将诗人与高僧的偶然相遇与心灵的净化联系起来,暗示了精神上的升华。

“便启轩窗临绝壁,还留宾客坐层云”,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高僧交谈的场景,通过开启窗户、临绝壁、坐层云等细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氛围。诗人不仅邀请高僧共赏美景,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檐端优钵千香树,肘后楞伽几卷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环境和精神追求。优钵花象征着高僧的修行之路,而楞伽经则代表了佛教的经典知识。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高僧的学识和修为,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敬仰之情。

最后,“谩说空门无系著,也须携手惜轻分”,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不舍之情。虽然高僧追求的是无系无著的空门生活,但诗人仍然希望与之结伴同行,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高僧智慧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高僧相遇相知的过程,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佛教精神的感悟,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14)

徐尊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婺源汪氏樵隐

芙蓉高岭含清晖,宣平之居近翠微。

斧斤丁丁响林薄,云雾滃滃沾人衣。

石棋盘边莫閒坐,樵风泾里当早归。

归来绝不到城市,自是世人相识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七月六日生日有感

客中生日近七夕,老子行年当五旬。

梦寐不忘林壑趣,形模难作市朝身。

已甘素发欺凌我,祇怕淄尘染污人。

归去秫田秋正熟,新醪烂醉瓮头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稷下

春官承制促成书,东观遗编任卷舒。

草草便垂千载后,迟迟难俟百年馀。

淹中旧学文空在,稷下诸生术本疏。

浪说徐生善颂止,怀铅窃食愧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新年

江上年华与浪奔,天涯心绪向谁论。

持竿本住桐庐岸,被褐偶来金马门。

足蹑风云非老事,鬓垂霜雪是愁痕。

韭苗齑叶添新绿,昨夜东风入故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