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以被赐暹字韵诗前后凡三次进和盖欲示其韵愈严而愈工耳复以前韵又赐太师

天位迎阳转斗南,千官山立尽恭严。

共欣奠玉烟初达,争奉回鸾日已暹。

归问雪中谁咏絮,冥搜花底自巡檐。

礼成却喜歌盈尺,端为来麰万宇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次重要仪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庄重与威严。诗人赵佶以“暹”字韵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太师的尊敬与赞美。

首句“天位迎阳转斗南”,以太阳升起的方向变化隐喻时间的流转,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仪式的开始。接着,“千官山立尽恭严”,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官员整齐肃立的场景,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秩序。

“共欣奠玉烟初达,争奉回鸾日已暹。”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仪式的进行过程,玉器的摆放与烟雾的升腾,以及回鸾(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的出现,都体现了仪式的隆重与神圣。通过“共欣”与“争奉”的描绘,展现了参与者的共同喜悦与虔诚。

“归问雪中谁咏絮,冥搜花底自巡檐。”这两句运用了典故,以“咏絮”比喻文采飞扬,暗示了仪式后文人墨客的创作活动;“冥搜花底自巡檐”则描绘了他们在花丛中漫步,寻找灵感的情景,体现了文人的雅致与情趣。

最后,“礼成却喜歌盈尺,端为来麰万宇沾。”这两句总结了仪式的圆满结束,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歌盈尺”形容歌声的美妙与丰富,以及“万宇沾”象征着恩泽遍及四方,展现了皇家对于国家繁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宫廷礼仪的庄严与华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人雅趣的追求以及对国家与民众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43)

赵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生卒年: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相关古诗词

神霄玉清万寿宫庆成卿以使事奉安圣像闻有二诗书屏俯同其韵复赐太师(其一)

碧落金风爽气回,丛霄乍喜瑞霞开。

经营欲致黎元福,敢谓诗人咏子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神霄玉清万寿宫庆成卿以使事奉安圣像闻有二诗书屏俯同其韵复赐太师(其二)

曈曚日驭晓光回,金碧相宜玉府开。

步武烟霞还旧观,百神应喜左元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昨日召卿等自卿私第泛舟经景龙江游撷芳园灵沼闻卿有小诗今俯同其韵赐太师(其一)

景龙江静喜安流,玉色闲看浴翅鸥。

已觉西风颇无事,何妨稳泛济川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昨日召卿等自卿私第泛舟经景龙江游撷芳园灵沼闻卿有小诗今俯同其韵赐太师(其二)

登山想见留云际,赏日还能傍水涯。

对此已多重九兴,先输黄发赏黄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