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寿云谷谢秘撰

风箨晴暄,昼桐阴早,燕阁新香时度。

沁月楼台,带山城郭,西湖翠娇红妩。

甚爱此闲中趣,寻盟旧鸥鹭。共容与。

倚阑干、静看飞絮。吟啸里,帘卷暖烟霁雨。

向一碧波璃,几东风、呼棹来去。

秀玉芳兰,伴丝簧、庭院笑语。

渐梅霖清润,喜近槐扉初暑。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翻译

微风吹过,晴朗的竹叶发出沙沙声,白天的梧桐树下已有早来的阴凉,燕子阁间不时飘过新翻的花香。
月光洒在楼台之上,山城的轮廓映衬其中,西湖的水色翠绿娇艳,红花妩媚。
我特别喜爱这闲适的乐趣,寻找旧日的鸥鹭盟友,共享这份宁静与和谐。
倚着栏杆,静静欣赏飘落的柳絮,在吟诵声中,帘幕卷起,暖烟和雨后的清新。
面对那一片碧绿的湖水,东风吹拂,船儿来去,如诗如画。
秀美的玉兰花和芬芳的兰花,伴随着丝竹之声和庭院里的欢声笑语。
渐渐地,梅雨过后,天气变得清凉湿润,我欣喜于接近槐树篱笆的初夏时光。

注释

箨:竹笋的壳。
暄:温暖。
昼桐:白天的梧桐树。
燕阁:有燕子栖息的阁楼。
沁月:月光渗透。
秀玉芳兰:美丽的玉兰花和兰花。
丝簧:弦乐器和笙笛等管乐器。
梅霖:连续多日的梅雨。
槐扉:槐树篱笆。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夏日景象。"风箨晴暄,昼桐阴早"写出了微风轻拂,竹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白天的梧桐树荫早早形成,为人们带来凉爽。"燕阁新香时度"暗示着春末夏初的气息,楼阁间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沁月楼台,带山城郭,西湖翠娇红妩"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美景,楼台与山城相映,西湖的水色翠绿娇艳,花儿盛开,景色迷人。词人表达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喜爱,他与鸥鹭结盟,享受着这份宁静。

"倚阑干、静看飞絮"描绘了词人在栏杆边静静地欣赏飘落的柳絮,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接下来,"吟啸里,帘卷暖烟霁雨"描述了诗人吟咏高歌时,暖烟和雨后的清新气息透过帘幕飘进室内。

"向一碧波璃,几东风、呼棹来去"描绘湖面如玻璃般清澈,东风轻拂,舟行其上,自在畅游。"秀玉芳兰,伴丝簧、庭院笑语"则展现了庭院中玉兰花和兰花的芬芳,伴随着音乐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最后,"渐梅霖清润,喜近槐扉初暑"点明此时是初夏时节,梅雨过后,天气变得清爽,临近槐树的小门,感受到初夏的清凉,词人满心欢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边的夏日风光,以及词人在此处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采莲女

凉亭背倚斜阳树。过几阵、菰蒲雨。

自棹轻舟穿柳去。

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

妾家住在鸳鸯浦。妾貌如花被花妒。

折得花归娇厮觑。

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寿千八兄

门外湖光清似玉,雨桐烟柳扶疏。

爱闲吾亦爱吾庐。炉香心在在,杯酒乐如如。

有子专城才四十,诸孙颗颗明珠。

传家衣钵只诗书。一坡存菊意,千岁学松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

归雁转西楼。薄幸音书日日收。

旧恨却凭红叶去,飕飗。春水多情日夜流。

杨柳曲江头。烟里青青恨不休。

九十韶光风雨半,回眸。一片花飞一片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歌子

懒傍青鸾镜,慵簪翠凤翘。玉屏春重宝香销。

因甚不忺梳洗、怕登楼。载酒垂杨浦,停桡杜若洲。

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