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一)帝车见

帝车见,涿鹿墟。童童立,五丈馀。千灵卫,七圣趋。

飏金支,翼翠旟。雨师道,风伯驱。气如龙,殷里闾。

真人起,握斗枢。奠汉鼎,抚皇舆。炎精曜,火德嘘。

亿万载,帝方隅。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驾临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历史的庄重感。开篇“帝车见,涿鹿墟”以“帝车”象征帝王的驾临,涿鹿墟则是传说中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地,暗示着帝王的威严与历史的深远。接下来“童童立,五丈馀”描绘了帝王仪仗的高大与威严,形象地展现了帝王的尊贵地位。

“千灵卫,七圣趋”则进一步强调了帝王周围护卫的众多与神圣,仿佛是众神簇拥着帝王。接着“飏金支,翼翠旟”通过金支和翠旟的飞扬,展现了帝王仪仗的华美与庄严,金支和翠旟都是古代帝王仪仗中的重要元素,代表着权力与荣耀。

“雨师道,风伯驱”则运用了自然界的神祇来辅助帝王的出行,雨师和风伯分别掌管雨水和风力,他们的服务确保了帝王出行的顺利与祥和。这一段不仅体现了帝王的至高无上,也融入了中国古代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利用。

“气如龙,殷里闾”则将帝王的气息比作龙,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力量深入民间,影响着每一个角落。这种比喻既展现了帝王的影响力,也体现了人民对帝王的敬畏之情。

“真人起,握斗枢”中的“真人”可能指的是帝王或神仙,握斗枢则意味着掌握了宇宙的运转规律,进一步强化了帝王的神圣地位和掌控力。

“奠汉鼎,抚皇舆”则表达了帝王对于国家的稳固与治理,汉鼎象征着国家的根基,皇舆则是帝王的车驾,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帝王对于国家稳定与治理的贡献。

“炎精曜,火德嘘”则通过“炎精”和“火德”的使用,象征帝王的权力与光辉,同时也暗示了帝王的德行与智慧如同火焰般照亮天下。

最后,“亿万载,帝方隅”表达了对帝王统治长久的期待与祝福,希望帝王能够永远守护这片土地,使国家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帝王驾临的盛大场面,以及帝王对于国家的贡献与影响,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帝王权威的崇敬与对国家稳定的渴望。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二)顾隆中

顾隆中,一顾再顾三顾何从容。千秋载睹明扬风。

君臣契合鱼水同。莘野币交汤匪躬。

渭川一见罗非熊。何如三顾勤隆中。

惜哉炎烬嘘残虹。创业未半中道终。

三分鼎足宁称雄。

形式: 乐府曲辞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三)克老瞒

克老瞒,厥功不可量。瞒挟天子令四方。

以暴如虎贪如狼。既定荆州下长江。

并兵八十三万强。凶威所指横以张。

所触者碎当者亡。遣军师亮谕孙权。

权奉命,发兵助我屯江干。

桓桓烈炬战舰轰,将士大呼冲敌坚。

贼兵百万尸如山。操走乌林四海安。

形式: 乐府曲辞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四)权进妹

权进妹,托同仇。外戚内疏谐孙刘。

包藏祸心蓄愆尤。床帷甲第图淹留。

戈鋋矛戟纷相求。帝握大机与神游。

与神游,众叵测。刘郎欢,孙郎泣。

周郎唇乾口燥呼不得。以头抢地长太息。

千秋齿冷笑吴国。

形式: 乐府曲辞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五)定两川

定两川,皇图赫赫帝业安。成都破竹万姓欢。

壶浆夹道食以箪。西指定军夺前山。

夏侯来争馘斩渊。

馘斩渊,众大崩,合也弃马亡心魂。

操慑首鼠抱头奔。抱头奔,两川一顺,天应人即。

皇帝位新万国。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