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纱·越台春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越台春日之景,情感深沉而富有历史感。
首句“极浦蛮烟一抹清”,描绘了一幅辽阔江面与远处烟雾缭绕的景象,清新的氛围中透露出淡淡的忧郁。接着,“啼鸪深树唤新晴”一句,通过啼鸣的鹧鸪和呼唤新晴的场景,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也隐含着对新希望的期待与呼唤。
“雨余山寺塔层层”则将视线转向了雨后的山间寺庙,层层叠叠的塔影在雨后显得格外庄严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曾是昔年歌舞处,霸图消与暮钟声”两句,将视角拉回历史,暗示这里曾是繁华之地,歌舞升平,但如今只剩下暮钟声回荡,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对比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最后一句“木棉红出越王城”,以木棉花的鲜艳红色作为收尾,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热烈的色彩,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与前文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希望与力量的启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越台春日的美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