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越台春望

极浦蛮烟一抹清。啼鸪深树唤新晴。

雨余山寺塔层层。

曾是昔年歌舞处,霸图消与暮钟声。

木棉红出越王城。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纱·越台春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越台春日之景,情感深沉而富有历史感。

首句“极浦蛮烟一抹清”,描绘了一幅辽阔江面与远处烟雾缭绕的景象,清新的氛围中透露出淡淡的忧郁。接着,“啼鸪深树唤新晴”一句,通过啼鸣的鹧鸪和呼唤新晴的场景,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也隐含着对新希望的期待与呼唤。

“雨余山寺塔层层”则将视线转向了雨后的山间寺庙,层层叠叠的塔影在雨后显得格外庄严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曾是昔年歌舞处,霸图消与暮钟声”两句,将视角拉回历史,暗示这里曾是繁华之地,歌舞升平,但如今只剩下暮钟声回荡,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对比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最后一句“木棉红出越王城”,以木棉花的鲜艳红色作为收尾,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热烈的色彩,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与前文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希望与力量的启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越台春日的美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鹅潭春泛,同胡姬凤笙游杏庄

红杏隔江霞。旖旎春华。小红新喜泛湖槎。

载我图书三万轴,把卷看花。美酒不须赊。

回首天涯。故乡烟水爱浮家。

解唱松陵追白石,醉拨铜琶。

形式:

菩萨蛮.题邱仲迟兵部花里寻诗图

平原绝代佳公子。裁诗天遣花为思。诗思在红桥。

桃花多处描。锦囊添载否。合促闺人绣。

说与玉台知。休教缓缓归。

形式:

罗敷媚.春暮有怀二首(其一)

花容云鬓年时样,特地风华。特地风华。

羞看庭前夜合花。云英未嫁还飘泊,莫问年华。

莫问年华。三月多愁正落花。

形式:

清平乐(其二)

云情海思。负我寻春意。解佩量珠今已矣。

彩笔欲抛还未。溪边杨柳青青。红楼稳贮娉婷。

我亦梦中识路,全神注定卿卿。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