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题汪姑母“感燕图”

镜容已自分鸾影,喃喃更闻孤语。

漠漠春深,阴阴昼永,似怨东风无侣。将飞又住。

念憔悴红窗,伴人闲处。

那更黄昏,杏梁相对独酸楚。回肠系将彩缕。

镇沈吟小坐,纤指频抚。

柳絮池塘,梨花帘幕,不是年时情绪。流光暗度。

记社日停针,几回延伫。莫便秋来,嫩凉催欲去。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题汪姑母“感燕图”》是清代词人孙云凤的作品,通过对一幅描绘燕子的画作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词中以镜中的鸾影自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漠漠春深,阴阴昼永",描绘出春天的寂静和漫长,仿佛在诉说燕子的无伴之苦,也寓言了词人的寂寥。"似怨东风无侣",借东风表达对逝去伴侣的怀念。

接下来,词人通过"将飞又住"的动态画面,展现了燕子的徘徊不定,象征着主人公对过去的留恋和现实的无奈。"那更黄昏,杏梁相对独酸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黄昏时刻的燕子与杏梁相伴,更显凄凉。

词的后半部分,词人细腻地刻画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柳絮池塘,梨花帘幕",这些景象曾与欢聚相关,如今却只能唤起哀伤的情绪。"流光暗度",暗示时间悄然流逝,"记社日停针,几回延伫",回忆起昔日共度的节日,词人不禁停下手中的针线,长久地凝视,流露出深深的思念。

最后,词人担忧秋天的到来会加速自己的离愁,"嫩凉催欲去",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婉约,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寄托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4)

孙云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探春慢.题管湘玉女史“小鸥波馆”小影

高阁凌空,层楼倒影,一片澄波如练。

斗鸭栏边,听鹂柳外,隐映春风人面。

爱茜纱窗曲,半遮住、画屏山远。

最好明月圆时,溶溶摇漾光满。

绝代名姝有几,羡玉貌清才,仲姬重见。

白雪吟成,绿筠写罢,闲却生花银管。

无语闲凭处,掩翠袖、越罗香软。

烟敛黄昏,碧痕飞上眉浅。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沁园春.眉

纤似蛾儿,翠分螺子,柳叶半弯。

忆锦屏娇倚,月横秋水,绣衾慵起,雾锁春山。

翻谱鲜新,入时深浅,女伴端详可否间。

消魂处、向碧纱窗下,画了重看。含情醉拨幺弦。

觉红泛桃腮黛更妍。

但倾城一笑,舒来堪爱,捧心无语,颦亦增怜。

秀衬风鬟,长侵云鬓,昔日文君欲比肩。

风流甚,怕脂凝粉污,淡扫朝天。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鬓

掠月梳云,宜贴花钿,低丛玉容。

怕凉秋微脱,薄施螺翠,朔风易透,密护貂茸。

粉颈初垂,香腮欲度,半倚屏山记乍逢。

娇慵甚,怪金钗斜溜,一缕兜松。水晶帘子玲珑。

看睡起、分明晓雾笼。

爱雏年新拢,镜临秋水,双星悄拜,指拂春葱。

腻刷鸦青,轻裁蝉翼,却称单衫杏子红。

华筵散,隔香灯怅望,两两巫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粉扑

薄絮团云,红棉裹雪,制拟圆蟾。

见几回睡起,枕痕徐拭,七盘舞倦,香汗微粘。

朱户春闲,绛台昼永,暖玉无暇掩翠奁。

看花去,爱女郎代扑,一笑轻拈。五丝缠胜吴蚕。

更熨贴、还将绣样添。

漫愁多慵抹,柳眉翠减,酒深羞揾,杏颊朝酣。

浴罢银屏,妆成珠箔,白覆兰胸透茜衫。

难忘处,羡芙蓉镜畔,得近纤纤。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