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日一何速,来日应大难。
忽与君等别校,使我百忧攒。
喜散大千花片,相与同登觉岸,对面有情看。
大地虽荆棘,把臂有余欢。中原事,苍凉甚,恨无端。
唤起种魂欲活,梦赋■■■。同仇踊跃■■,■■■■■■,愿力自团团。
无限临岐义,努力劝加餐。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期的词《水调歌头·与某校同学话别》由高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共同奋斗的决心。上片以“去日一何速,来日应大难”开篇,感叹时光飞逝,未来充满挑战。接着写与朋友分别的不舍和相聚时的美好回忆,“喜散大千花片,相与同登觉岸”,以花喻友情,形象生动。虽然前景艰难,“大地虽荆棘,把臂有余欢”,诗人强调了友情的力量和乐观的态度。
下片转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中原事,苍凉甚,恨无端”,表达了对中原局势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复兴民族的渴望。“唤起种魂欲活,梦赋……”此处可能缺失部分词句,但从上下文推测,诗人可能在呼唤民族精神的觉醒,希望共同为理想而奋斗。“同仇踊跃……,……愿力自团团”,诗人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困难。“无限临岐义,努力劝加餐”,最后以深情的勉励结束,鼓励朋友们在离别之际,要坚定信念,保重身体,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离别之情,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责任感。
不详
小小眉楼落日斜。浅斟低唱过儿家。
香风几阵,报放白兰花。
泪洒青衫容易湿,最难堪、听自天涯。
似怜迟暮,暗为拨琵琶。
瘦驴倦跨怜清影。春暮春人病。谁家四扇碧窗纱。
拗出女郎半面似桃花。佳人本色胭脂少。
休逐东风老。桥名艳绝为流连。
惹我沉吟痴到十多年。
人比花红,波如酒绿,十分堪爱堪怜。
数声柔橹,荡得碧涟涟。
争说吴娃妙产,又况是、生长吴船。
商量定,泊船底处,笑指画桥边。
山塘七里依愁,空提起、旧恨绵绵。
忍风灯水驿,过了芳年。
忽听中流箫鼓,魂消矣、梦也都牵。
须占尽,晓风残月,准备买山钱。
向人剪剪明眸。影勾留。可奈匆匆一见木兰舟。
便相见。情难遣。恨悠悠。何必化为鹦鹉叩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