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范当世所作,名为《日本武藤百智以诗问余于天津余为言其国人冈千仞使往见之乞一言为先遂赠二诗(其二)》。诗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敬意与期待,以及对知识与学问的追求。
首句“昔闻海上冈千仞”,诗人回忆起从前听说的日本国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形象地描绘了日本在心中的神秘与遥远。接着,“邈若神山不可望”一句,表达了对这座山峰难以触及的感慨,同时也隐喻了对日本文化的仰慕之情。
“谁识英英大邦杰,担簦来上我师堂”则转向对日本使者武藤百智的赞美与欢迎。诗人认为这位使者不仅代表了日本的杰出人才,更是带着求知的热情,不远万里前来拜访,寻求知识的指导。这里“英英”形容其才华出众,“大邦杰”指日本,而“担簦来上我师堂”则生动描绘了使者求学问道的情景。
接下来,“超闻合是卢行者,朴学犹为卜子商”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武藤百智的求学精神和朴实的学风。诗人将他比作古代的学者卢行者和卜子商,暗示其不仅追求知识的广度,更注重学问的深度和实践性。
最后,“念尔师资能近取,千秋名业定无疆”表达了诗人对武藤百智及其后辈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成就的期许。这里的“尔师资”既指武藤百智本人,也暗含了对所有求学者的鼓励,希望他们能够不断探索,积累知识,最终在学术领域留下不朽的名声与业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及知识追求者的高度敬意与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文化交流的开放态度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