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浮沤□草头露,实见卓立中流柱。
世网走逃如脱兔,菩提了了无他路。
迷人捐躯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诸佛菩萨慈悯故,教以一舍无复取。
显公超然知落处,功德销磨赀万数。
一箪一钵朝昏度,佛事日富贫非虑。
如是降心如是住,呕哕自蓄与虫蠹。
风清松竹相尔汝,谁其嗣之需一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祖仁对释宗显禅师的敬仰和对其修行境界的赞赏。首句“身浮沤草头露”形象地比喻宗显禅师超凡入圣,如同泡沫般短暂而明亮,又如草尖上的露珠,清新而珍贵。接下来的“实见卓立中流柱”进一步强调禅师在世俗纷扰中的坚定立场,犹如中流砥柱。
“世网走逃如脱兔”形容禅师逃离尘世束缚的轻盈,而“菩提了了无他路”则表达了他对佛法彻悟后的坚定信念,认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诗人接着描述禅师无私奉献,如同大火中的自我燃烧,甘愿承受苦难,只为普渡众生。
“诸佛菩萨慈悯故,教以一舍无复取”体现了佛教的舍弃与布施精神,禅师遵从佛祖教诲,将一切放下。释宗显的高尚品德和修行成果被诗人赞美为“功德销磨赀万数”,即使生活简朴,仍能日日从事佛事,不为贫富所动。
最后两句“如是降心如是住,呕哕自蓄与虫蠹”表达了禅师内心的清净与淡泊,他的心境如风清松竹般自在,无人能及,只需一次顿悟,就能超越世间烦恼。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对释宗显禅师修行境界的高度赞扬。
不详
月直金波潋滟。此去水仙不远。
霜重夜风清,骨冷□□□□。谁见。谁见。
醉眼参横斗转。
劝君莫辞满酌酒,瑶林琼木皆良友。
就中此会难暂忘,一年两经九月九。
茱萸含香又满头,黄菊飘英再盈手。
清欢未见玉山颓,高空任待金乌走。
落帽声名何足取,孟嘉一会登龙首。
梅仙耳热遗我诗,诗笔如椽胆如斗。
霜剥枯崖,何处邮亭,玉龙夜呼。
唤经年幽梦,悠然独觉,参横璇汉,漏彻铜壶。
漠漠风烟,昏昏水月,醉耸诗肩骑瘦驴。
孤吟处,更寻香吊影,搔首踟蹰。古心落落如予。
悄独立高寒凌万夫。
对荒烟野草,浅溪沙路,班荆三嗅,此意谁如。
高卧南阳,归来彭泽,借问风光还似无。
难穷处,待凭将妙手,作岁寒图。
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
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
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
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