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亭逐凉

送客出门后,移床下砌初。

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

老更为官拙,慵多向事疏。

松窗倚藤杖,人道似僧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送走客人后,我移动床铺靠近台阶初。
趁着凉爽绕着竹林行走,倦了就躺着看书休憩。
年老了做官更加笨拙,慵懒多了对世事也疏远了。
靠在松窗边倚着藤杖,人们说我这生活像僧侣一样宁静。

注释

送客:送别客人。
出门后:客人离开之后。
移床下砌初:把床移到台阶附近,以便乘凉。
趁凉:趁着凉快的时候。
行绕竹:在竹林中散步。
引睡:引导自己入睡。
卧看书:躺着看书。
老更:年纪大了,更加。
为官拙:做官不擅长,笨拙。
慵多:慵懒,无精打采。
向事疏:对事务变得冷淡或疏远。
松窗:窗户对着松树。
倚藤杖:依靠着藤制的手杖。
人道似僧居:人们说这样的生活与僧侣的生活相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的景象,诗人送走宾客后,将床移至室外,享受微风习习的凉意。砌初可能指的是修剪花园中的竹子,以便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诗中“趁凉行绕竹”,表达了诗人在绿荫中漫步,尽情享受清凉的意境。

“引睡卧看书”则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大自然之中,借着清风徐来的气息,让自己进入了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同时也在阅读着书籍。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放松,也是心灵的一种修养。

“老更为官拙”和“慵多向事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淡然态度。年纪渐长,对于官场上的复杂与世事的纷争,诗人表现出了更多的不屑一顾,愿意保持一种超脱和简化的心境。

最后,“松窗倚藤杖,人道似僧居”则描绘了诗人退隐生活的情景。坐在有松树遮阳的窗前,倚靠着藤制成的拐杖,外人看来,就像是一位清修的僧侣一般。这两句强化了整首诗所传递出的宁静、超脱和返璞归真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精神寄托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荅之

宿酲寂寞眠初起,春意阑珊日又斜。

劝我加餐因早笋,恨人休醉是残花。

闷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

兄弟东西官职冷,门前车马向谁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晚春重到集贤院

官曹清切非人境,风月鲜明是洞天。

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

前时谪去三千里,此地辞来十四年。

虚薄至今惭旧职,院名抬举号为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晚春酒醒寻梦得

料合同惆怅,花残酒亦残。

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

独出虽慵懒,相逢定喜欢。

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

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

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

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