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思边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

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

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

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

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

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

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

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

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

形式: 古风

翻译

满怀悲伤登上陇首,心中愁苦无法见到你。
假如流水有情感,它也会为这哀愁而分离。
边塞景色苍茫,惆怅地看着夕阳西沉。
山外连接着遥远的天空,天边又有层层云烟。
白色的鸿雁从中飞来,叫声凄厉难以听见。
脚上绑着一封书信,传递话语却难以离群。
离开群体心如刀割,十次相见花已成雪。
胡地没有春天的阳光,远行的士兵无法回归。
思念之情深远如梦境,泪水打湿了罗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学古思边》。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边塞之情和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开篇“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两句,诗人以强烈的情感展开了画面,"陇首"指的是长城一带,这里不仅是地理的边界,也象征着心灵的孤独和隔绝。"肠断"形容思念之苦,宛如内脏被扭断一般,表达了对亲友的极度怀念。

接着“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诗人借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河水似乎也有感情,它的低吟和哀叹声成为了诗人心中隔阂与离别的象征。

在“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中,诗人以广袤无垠的边塞之色来形容自己的忧愁和哀伤。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诗人的惆怅心情。

“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这里描绘了一种开阔而又遥远的自然景观,山与天相接,云彩在天际飘逸,这不仅是对眼前风景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心中那无边界的情感世界。

“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白色的野鸭(白雁)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哀伤,它们的声音如同诗人的呼唤,在寂静的自然中显得尤为凄清。

“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诗人通过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即便如此,也感到与亲友隔绝,难以真正表达心中的千言万语。

“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离开了朋友团体,心中如同断了线索,每当看到花瓣飘落,都像是思念化作的雪花,增加了诗人的哀伤感。

“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胡地"指的是边塞之地,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感觉不到春意。征人长途跋涉,不知何时能返回,这种不知归期的情形更深化了诗人的悲凉感。

最后,“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诗人将对亲友的思念比作虚幻的梦境,而眼中的泪水,如同珍珠一般滴落,沾湿了衣衫。这样的情形,使得读者不禁感受到李白在边塞所体验到的深切相思之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魅力,是一篇集哀伤、离别、思念于一身的杰作。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泾川送族弟錞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

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

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

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阳祠。

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

问我何事来,卢敖结幽期。

蓬山振雄笔,绣服挥清词。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

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愧无海峤作,敢阙河梁诗。

见尔复几朝,俄然告将离。

中流漾彩鹢,列岸丛金羁。

叹息苍梧凤,分栖琼树枝。

清晨各飞去,飘落天南垂。

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

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

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

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

形式: 古风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镜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鍊金液。

形式: 排律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

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

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

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

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

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

一月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

兴发歌绿水,秦客为之摇。

鸡鸣复相招,清宴逸云霄。

赠我数百字,字字凌风飙。

系之衣裘上,相忆每长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