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竹居诗

绿竹高百尺,乃在庭之垂。

劲节摩苍天,翠枝拂幽蹊。

借问何为尔,主人前致词。

昔年家仲子,斩竹架蔷薇。

上有霜雪凋,下有蝼蚁居。

自谓终萎绝,何期忽华滋。

二载发新篁,三载去故枝。

十载始森茂,仲子遽长辞。

竹枯有时菀,人逝不复归。

睹兹手植存,能不怀惨悽。

余亦闻此言,泠泠有馀思。

起视明月下,竹影正参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绿竹生长的过程与寓意,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诗人以“绿竹”为载体,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更寄托了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事变迁的感慨。

开篇“绿竹高百尺,乃在庭之垂”,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竹子的高大与生长环境的独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劲节摩苍天,翠枝拂幽蹊”,进一步展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与生机勃勃的姿态,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其生命力的顽强。

“借问何为尔,主人前致词”,这一转折引出了对竹子命运的思考,通过主人的话语,揭示了竹子从被砍伐到重生的历程,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昔年家仲子,斩竹架蔷薇”,描述了竹子的过去,与蔷薇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上有霜雪凋,下有蝼蚁居”则描绘了竹子所处的环境,既有严酷的挑战,也有微小的生命共存,体现了自然界生态的复杂性。

“自谓终萎绝,何期忽华滋”,竹子经历了从衰败到繁茂的变化,这不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接下来的“二载发新篁,三载去故枝,十载始森茂”则详细描绘了竹子的成长过程,每一阶段都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仲子遽长辞”中,“仲子”可能象征着竹子的守护者或赋予其生命意义的人,其离世使得竹子的命运更加引人深思。竹子的枯萎与人的逝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哀伤与怀念。

最后,“竹枯有时菀,人逝不复归”点明了生命的有限与不可逆转,而“睹兹手植存,能不怀惨悽”则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与内心的悲凉。诗人通过竹子的生长与变化,反思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力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通过对竹子的描写,探讨了生命、时间、人事变迁等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刻的人生洞察。

收录诗词(3)

周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

弱柳三眠日,流莺百啭时。

春风如有意,摇曳忽成丝。

花下银骢系,月中玉笛吹。

为愁君北去,不忍折南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怀

遥闻仙仗出金沟,沧海波澄静不流。

日映朱旗连凤沼,风回锦浪夹龙舟。

铜盘露冷三更月,玉杵寒生万户秋。

独有离愁江上客,不堪重听古凉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双山双烈辞

杨生再拜前致辞,示我双山双烈诗。

忆昔黄巾起关陇,长蛇封豕连巴夔。

綦虽弹丸寇亦至,脍肝吮血街横尸。

二母坚贞志不辱,双山洞壑相扶携。

挺戈大索那容避,弱命遂与刀锯随。

奋舌骂贼激贼怒,白璧宁碎不可缁。

迄今承平岁已久,追维往事摧心脾。

请公一言重九鼎,泉垆光贲无穷期。

我闻此语兴感慨,培娄松柏池蛟螭。

秦城百二连楚蜀,高墉坚垒多降旗。

播州蕞尔介蛮僰,磊砢节义偏呈奇。

天地正气秉赋均,缨鞶何必殊须眉。

夏侯截鼻王断臂,况乃生死须臾时。

同时罗陈二幼女,溺波触柱甘如饴。

未若一门出双烈,冰玉相映存纲维。

我作歌,众莫悲。双山高嵯哦,万古名长垂。

生其留此作琬琰,永兴疏传邯郸碑。

形式: 古风

龙角溪吊王阁部墓

上将新推毂,残黎旧沸汤。

力难支大厦,躬合瘁危疆。

桐爵圭空析,松庄径久荒。

巴渝遗老尽,谁与发幽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