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隐挽诗

双鬓翻经老,千金食客贫。

由来户外屦,不救甑中尘。

惜此凌云手,终于入幕宾。

何人禅家学,崔篆得崔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挽诗《王元隐挽诗》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对王元隐生平的描绘,展现了其晚年生活的困顿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双鬓翻经老”描绘了王元隐年岁已高,两鬓斑白,以翻阅佛经寄托晚年时光的情景,体现了其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接着“千金食客贫”一句形成鲜明对比,指出尽管他曾是拥有众多食客的富贵之人,如今却陷入贫困,生活落魄,表达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主题。

“由来户外屦,不救甑中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指出即使曾经门庭若市,也无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问题,如门外的鞋子无法解决锅底的灰尘,形象地比喻了富贵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无奈。

“惜此凌云手,终于入幕宾”则表达了对王元隐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惋惜之情。这里的“凌云手”比喻其卓越的才能,而“入幕宾”则暗示其最终只能成为幕僚,未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最后,“何人禅家学,崔篆得崔骃”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以及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自我价值的问题。这里引用了禅宗的故事,意在启发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像禅者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寻找内在的力量,正如崔篆学习崔骃的书法一样,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王元隐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庚作为宋代文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悼杨隐之承事

忍能挥泪读丰碑,平昔修为我自知。

一日不斋无此理,五行并下记他时。

肯教灵运先成佛,未信王家敢誉儿。

耆旧即今零落尽,鹤归空叹冢累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览胜阁后破佛

尘侵面相黄金暗,雨入眉毫白玉休。

此日争看大垂手,游人谁复小低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将赴阙有感示聃

老畏高门地,慵便下泽车。

终然婴世网,难作爱吾庐。

白平阳淫于,诗曹务尽废。

郡置假尉以,代之分其半。

形式: 古风

次韵强幼安冬日旅舍

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

客情安枕少,天气举杯频。

桂玉黄金尽,风埃白发新。

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