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时期台湾盐政的腐败现象。诗人通过“牢盆”这一盐业管理机构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盐政系统的疲惫不堪与国家税收的日益枯竭。接着,诗人指出社会上存在一些轻浮之人,他们追逐私利,不择手段。
“鼠窃”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的贪婪行为,如同老鼠偷食一般,手法狡猾。“狼吞”则形容他们贪得无厌,如同野狼吞噬猎物,贪婪至极。“贿乾没”指这些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暗中侵占公款。
最后,诗人感慨这种腐败现象似乎没有尽头,令人感到愤怒和无奈,甚至产生恐惧感。“流极将何穷,黯思竖毛发。”表达了对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饱满,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