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帅真定次韵答致政杜公

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

跃马敢辞奔命去,捍羌曾是奋身来。

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

引领恩轩无路到,几临风月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移帅真定次韵答致政杜公》。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杜公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军旅生涯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的敬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之感。常山,古代地名,这里借指战场或军营;天街,指京城的大道,此处象征着朝廷的信任与重托。诗人感叹,如此重任,却交付给“不才”的自己,充满了自谦与责任感。

颔联“跃马敢辞奔命去,捍羌曾是奋身来”展现了诗人过去的英勇事迹。跃马,形容骑马疾驰;奔命,形容忙碌或奔波;捍羌,指抵御外敌。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过去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和勇敢精神。

颈联“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转而描述了诗人对军营生活的回忆。军中纪律,指的是军队中的规章制度;葺,修补之意;林下,指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樽罍,古代盛酒器,这里代指饮酒聚会。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军营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希望在闲适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尾联“引领恩轩无路到,几临风月独徘徊”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无法亲自表达心意的遗憾。引领,引导之意;恩轩,恩惠的殿堂;徘徊,来回走动,表示犹豫或彷徨。诗人站在风月之下,独自徘徊,表达了对杜公深切的思念与无法直接表达情感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杜公的深厚情谊、对军旅生涯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常山出郊马上口占

旌旗乘晓出郊原,五马临风一慨然。

山势似屏西限晋,地形如掌北擒燕。

麦含丰泽催齐秀,蚕饱柔桑起大眠。

守帅勉希廉与蔺,九重高枕不忧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西大悲阁

蔼蔼西蓝阁,烦襟一望开。

山川归盛德,奸杰委尘埃。

城迥云连堞,烽闲草蔽台。

谁知太守意,不为纳凉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别潭

一潭嘉景四时新,不得经年作主人。

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

勤劳疆场诚无避,妆点蓬瀛惜未真。

多少胜游休结恋,报君须自立涓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和兖州王待制过汶上见寄

浅局虽难继大才,溪堂佳致亦添来。

奇花并蒂宜新种,芳树连柯得旧栽。

良执假途形咏叹,邻封为治惜淹徊。

想君醉问歌人处,不向风前酹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