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移帅真定次韵答致政杜公》。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杜公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军旅生涯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的敬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之感。常山,古代地名,这里借指战场或军营;天街,指京城的大道,此处象征着朝廷的信任与重托。诗人感叹,如此重任,却交付给“不才”的自己,充满了自谦与责任感。
颔联“跃马敢辞奔命去,捍羌曾是奋身来”展现了诗人过去的英勇事迹。跃马,形容骑马疾驰;奔命,形容忙碌或奔波;捍羌,指抵御外敌。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过去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和勇敢精神。
颈联“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转而描述了诗人对军营生活的回忆。军中纪律,指的是军队中的规章制度;葺,修补之意;林下,指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樽罍,古代盛酒器,这里代指饮酒聚会。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军营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希望在闲适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尾联“引领恩轩无路到,几临风月独徘徊”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无法亲自表达心意的遗憾。引领,引导之意;恩轩,恩惠的殿堂;徘徊,来回走动,表示犹豫或彷徨。诗人站在风月之下,独自徘徊,表达了对杜公深切的思念与无法直接表达情感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杜公的深厚情谊、对军旅生涯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