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桐柏岭趋琼台游眺

桐观临云壑,遥从此路回。

石门蔼天阙,借问几时开。

鹤羽下清汉,仙踪空碧苔。

山人仍自去,日暮岭猿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桐柏岭前往琼台的游历过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仙踪的向往。首句“桐观临云壑”,以“桐观”点明行经之地,而“临云壑”则勾勒出山高谷深、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遥从此路回”一句,既表达了行程的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对沿途景色的留恋。

“石门蔼天阙,借问几时开”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莫测的山中景象。“石门”指的是山中的狭窄通道,而“天阙”则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门户。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奇迹的发生,或是渴望能一窥仙界的奥秘。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鹤羽下清汉,仙踪空碧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鹤羽轻盈地飘落于清澈的银河之上,仙人的足迹则在青苔覆盖的岩石上留下痕迹。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通过“鹤”和“仙踪”的意象,赋予了画面以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最后,“山人仍自去,日暮岭猿哀”两句,以“山人”自指,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继续前行的决心。随着太阳西沉,山岭上的猿猴发出哀鸣,这一场景既增添了旅途的孤独感,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然而,诗人在面对自然的壮美与孤独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对自由与探索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仙踪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接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8)

皇甫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月

牛渚风流地,清江万里长。

今宵怀谢尚,乘月益清狂。

胜事已云尽,佳期何可忘。

凉风吹舞袖,白苧满秋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子约庄游对修和观怀往

仙宫缘缥缈,孺子问沧浪。

独望青山郭,空怀碧草芳。

田畴诸岛接,鸡犬百花藏。

何以寄幽兴,前溪春水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灵峰

灵峰望缥缈,疑是接层城。

梯绕丹霞入,人攀碧树行。

洞门山日落,石室海云生。

何事吟招隐,空令猿夜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席上送子循弟

离樽日南至,行役鲁东门。

海徼云千里,寒城雪满原。

听歌仍有泪,执手已无言。

何异飘飘雁,年年别故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