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皎皎银河缺又圆,恍如明镜下云端。
影沉湖海蛟龙战,光照山川虎豹寒。
玉兔频移丹桂茂,姮娥无事广寒闲。
何时共约扳仙桂,直上云梯万里看。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描绘了月相变化之美,以及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首句“皎皎银河缺又圆”巧妙地将月亮与银河联系起来,展现了月亮从缺到圆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接着,“恍如明镜下云端”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悬挂于云端的明镜,既突出了月亮的明亮,也增添了神秘感。
“影沉湖海蛟龙战,光照山川虎豹寒”两句,进一步扩展了月光的影响力,不仅照亮了广阔的湖海和山川,还让蛟龙和虎豹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生动。这里通过蛟龙和虎豹的形象,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命力。
“玉兔频移丹桂茂,姮娥无事广寒闲”则将神话元素融入其中,描述了月宫中的玉兔忙碌于移动丹桂树,而嫦娥则在广寒宫中悠闲自得。这一段既体现了对月宫神话的浪漫想象,也暗含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时共约扳仙桂,直上云梯万里看”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月亮共享美好时光,甚至想要登高望远,直接观赏月宫的愿景。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幅月夜美景图,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神话传说的浪漫,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不详
望望青螺山,迢迢杳烟树。
岁月忽已迈,寒飙夺霜纻。
嗟我同心人,飘泊在何处。
耿耿长相思,弱水难为渡。
高高越王台,隐隐南山路。
南山风雨多,青桂生幽蠹。
北雁书不传,青鸟归何处。
愿把相思心,种作相思树。
五龙去后家学荒,惟君巧性分天章。
才美不让谢阶玉,风情夐失莲花郎。
我从蓬底倾心处,别后螺峰杳烟树。
露草方惊昨夜春,莺花俄忆当年事。
嗟君肥遁天之涯,东风未见来仙槎。
画城二月春气和,晴光著树生绮罗。
锦袍公子挟金弹,朱颜玉女抱青螺。
云盖高出西城郭,踏青斗草黄陵阿。
黄头青女一相见,两情摇动知如何。
此时我亦正年少,戏将凡眼两摩挲。
谁料红云忽飞下,月宫幻出金嫦娥。
神骥苍龙并头角,珊瑚玉树交枝柯。
一朝翻作巫阳别,吁嗟旧约其蹉跎。
张珙无心见明月,牛郎有梦归银河。
古往今来只如此,为君翻作多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