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死便为大自在;魂归仍返小玲珑。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死与自由的主题。"心死便为大自在",这句话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心死即心灵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象征着心灵的解放和自由。这里的“大自在”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自由,超越了物质和肉体的限制。
"魂归仍返小玲珑"则描绘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生命观,魂归指的是灵魂的回归或轮回,而“小玲珑”可能象征着生命的细微之处或是个体生命的小世界。这句话暗示了即使在死后,灵魂仍然会回到生命的某个微小而具体的层面,继续其存在的循环。这种观点融合了对生命不灭的信仰和对宇宙循环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心死与魂归,探讨了生命与自由、存在与轮回之间的深刻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和对宇宙哲学的深刻思考。
不详
监生。著有诗集《赏雨茆屋小稿》,有仁和吴氏刻本流传,亦査慎行作序,序中引虞邵庵之言誉之为“性其完也,情其通也,学其资也,才其能也,气其充也,识其决也,性情子所自具矣”、又著有《春凫小稿》及《半春唱和诗》,(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国无专祠而士林有俎豆,家无私谥而瀛海识姓名,真气塞乾坤,必到盖棺平众议;
功在绥边以苦口破群疑,学在传经以虚心衷一是,寒芒动奎壁,愿因修史上遗书。
莫道囊空,问千里遨游,带多少关山风月;
特开陋室,恐长途辛苦,误勾留杨柳楼台。
天生经世才,以公子位列卿,以通侯使绝国,以司农总交涉机宜,讶春初一面,须发萧疏,如此贤劳追管葛;
我论盖棺后,于儒术该汉宋,于治效合中西,于臣节继忠贞笃棐,倘帝畀之年,股肱长寿,不应鼎鼐让韦平。
论金陵大局,武乡武惠,筹画艰虞,自元戎扫穴犁庭,勋业直居前哲上;
数圣世名臣,文毅文端,承平隆盛,惟硕辅安内攘外,措施更比昔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