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门双阙入蓬瀛,日日惟看云雾生。
白蜃吹霓晴后见,翠虬衔月夜中行。
这首明代薛蕙的《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九首(其五)》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海景画面。首句"石门双阙入蓬瀛",以石门双阙(可能是海中的山岩或建筑)象征着通往仙境的入口,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所处之地的非凡气象。"蓬瀛"则指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接下来的两句"日日惟看云雾生",进一步渲染了海上环境的变幻莫测,日复一日,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白蜃吹霓晴后见","白蜃"是古人对海市蜃楼的称谓,晴天之后,彩虹般的幻象在眼前浮现,令人惊叹自然的奇妙。
最后,"翠虬衔月夜中行","翠虬"是神话中的青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海中生物的奇幻景象,仿佛一条绿色的龙在夜晚驮着月亮游弋,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海上仙境般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向往。
不详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海上三山倒影垂,风吹波动锦涟漪。
云中对出神仙阙,地底双开日月池。
禁围处处锁名花,步障层层簇绛纱。
斟酌君恩似春色,牡丹枝上独繁华。
红袖低回拂锦茵,玉颜憔悴掩罗巾。
空房独对婵娟月,赖是嫦娥不笑人。
斗帐氤氲沈水烟,蛾眉那得带愁眠。
镜中莫倚人如玉,枕上真成夜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