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写兴呈骆明府

白屋寒生俨雪飞,江城春半未班师。

谁知衰病悬车日,目击干戈遍地时。

唐肆不来千里马,甘泉犹奏九茎芝。

使君小试调元手,两袖春风放莫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与感慨。首联“白屋寒生俨雪飞,江城春半未班师”以“白屋”和“寒生”渲染出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暗示社会环境的严峻。而“俨雪飞”则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问题如积雪般沉重,难以消融。同时,“江城春半未班师”中的“班师”原指军队凯旋,这里却用来比喻社会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春天已过半,但社会并未迎来好转。

颔联“谁知衰病悬车日,目击干戈遍地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诗人感叹在自己衰病之年,仍目睹着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无奈。这里的“悬车日”指的是退休或不再驾车的日子,象征着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转变,同时也暗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颈联“唐肆不来千里马,甘泉犹奏九茎芝”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担忧。“唐肆不来千里马”出自《战国策》,意指没有发现和使用千里马的人才;“甘泉犹奏九茎芝”则出自《史记》,形容国家繁荣昌盛。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当前社会缺乏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不力的问题。

尾联“使君小试调元手,两袖春风放莫迟”则是对地方官员的呼吁,希望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带来变革,如同春风一般,让社会充满生机。这里的“调元手”比喻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官员,而“两袖春风”则寓意着带来积极变化的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寄题杜少陵成都草堂

草堂还照浣花西,千载公神一主栖。

遗句我今粗领会,见贤谁此不思齐。

共知诗史宗三百,可但规模扫六迷。

人去溪山风月在,枫林依旧子规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李都阃琢玉轩诗卷

潇洒幽轩名琢玉,淋漓醉墨欲生波。

一枝玉树人堪比,满卷阳春调可歌。

克己功夫同卫武,连城声价重廉颇。

恩承霄汉金茎露,馀屑将来一处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闻见素先生谢事归莆阳喜而有作

经营劳勚鬓搔银,西蜀功成便乞身。

一舸图书只如旧,八壶风月又从新。

交游晚觉江山远,色笑空亲梦寐频。

安得病躯生羽翼,乘春飞去木兰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按治周公命有司为予筑草亭三间于小西湖之北予峻辞弗获且感且愧纪以是诗

城西一亩也堪宫,更赏新亭结构雄。

乐道清时非戴简,买园古洛又文忠。

鹑居岂有离人意,鷇食偏无济世功。

目断长江秋色晚,欲从何处送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