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弟观为陈子得纳妇别李亲家

马头姻缔热相寻,谁识清交旧绂簪。

泽底李无门望态,村中陈有世婚心。

别来得见百罹后,坐到忘言两意深。

醉里送君何所有,嚼梅花碎写成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马蹄声中寻找着热切的相遇,谁能理解我们纯洁的友情和古老的礼仪。
如同水底的李子无人问津,村中的陈家却有着世代联姻的愿望。
分别后重逢,经历诸多困苦后,我们的默契更深,无需多言。
在醉意中为你送行,我又能给予什么呢?只有咀嚼梅瓣,将其化作诗篇吟唱。

注释

马头:形容马匹前行,象征相遇。
热相寻:热烈地寻找。
清交:纯洁的交往。
旧绂簪:古老的礼仪,如古代官员的冠冕。
泽底李:比喻不受人注意的人或事物。
门望态:期待被接纳的态度。
村中陈:村里的陈姓人家。
世婚心:世代联姻的意愿。
百罹后:经历许多困苦之后。
忘言两意深:无需言语表达的深厚情谊。
嚼梅花:以梅花入酒,借酒表达情感。
碎写成吟:将梅花的滋味融入诗歌创作。

鉴赏

这首宋诗《次弟观为陈子得纳妇别李亲家》是陈著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亲友之间婚姻关系的感慨和对新婚夫妇的祝福。首句“马头姻缔热相寻”,描绘了婚礼中的热闹场景,新郎新娘如马头般热烈地寻找彼此,显示出婚姻的喜悦与期待。接着,“谁识清交旧绂簪”暗示了两家之间的深厚情谊,清交旧友如同佩戴着古代官帽的簪子,象征着尊贵而纯洁的关系。

“泽底李无门望态,村中陈有世婚心”两句,通过“泽底李”和“村中陈”这两个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两家虽然出身不同,但都有着世代联姻的传统和朴实的婚恋观念。诗人以“百罹后”形容经历人生的艰辛后,再次相见的感慨,强调了友情和亲情在困难中的深厚。“坐到忘言两意深”则进一步揭示了双方心意相通,无需多言的默契。

最后,诗人以“醉里送君何所有,嚼梅花碎写成吟”作结,借酒表达对亲家的祝福,同时也以咀嚼梅花的细节,寓意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这份祝福融入诗句之中,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亲情、友情和婚姻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前人卜居得邻

买屋相依老翰林,满腔新意见新吟。

浮云仕宦四方志,明月家山千里心。

邻谊可曾分楚越,诗盟那有远何阴。

老夫亦忝桐乡籍,贺厦行须曳足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前人拉游南山借意道别

公与南山是夙知,三年对面肯轻离。

长汀明月催孤棹,广莫高风酹一卮。

采菊空怀忘辩意,有台须立太平基。

坐岩□处如追旧,尽取瑞峰留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前人韵以寄

流俗谁能问故知,慇勤书信驿同驱。

古心地老天荒日,閒意风来月往时。

交一臂閒机尚失,隔千里外会难期。

从今要识相思瘦,认取青山槁木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次前韵与前人同舟自城归

夜泊南津梦岸斜,老来行役祇堪嗟。

满篷风露五更月,残梦溪山百里家。

蹴起睡奴催纤路,坐同吟伴说梅花。

此归又且深深住,澜倒中閒要见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