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在亲人离世后,将遗骨送回故乡安葬的情景,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对孝道的坚守。首句“岁月如流水,蹉跎鬓渐霜”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鬓发的斑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全家来上国,七载值三丧”描述了主人公为了生计或仕途远离家乡,七年中经历了三次丧亲之痛,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
“白玉函归日,青山是故乡”中的“白玉函”可能指的是棺材,这里用以形容归葬时的庄重与肃穆,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青山是故乡”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身在他乡,心仍系于故土。最后,“双亲正丘首,孝义有辉光”点明了诗的主题——孝道。即使父母已逝,但他们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德永远铭记在心,孝顺的美德如同光辉,照亮了人生之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运用,展现了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以及对孝道的崇高颂扬,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