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杂诗二十首》中的第九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语与行动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态度。
首句“多事定何补”,诗人提出疑问,认为诸多琐碎之事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或改变。接着,“寡言聊自温”表明了诗人选择沉默以自省,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温暖。
“蟹黄嗔止酒,车白劝加餐。”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蟹黄因诗人不饮酒而感到不满,车白则劝说诗人多吃些食物。通过这一对偶,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日常细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饮食习惯的自我约束。
“濯足楼船岸,高歌抱朴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他洗脚于岸边,于朴素的村庄中高声歌唱。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愧无魑可禦,只益负君恩。”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无法为国家或他人做出更大贡献的愧疚之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是否辜负了君主的恩惠。这种自我反省和对责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自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