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雪假山的细腻感受与赞美。首句“梦里山灵向我号”,以梦境中的山灵呼唤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氛围,暗示了雪假山的非凡魅力。接着,“良工无乃用心劳”一句,表达了对制作雪假山工艺之精巧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工匠辛勤付出的敬意。
“三峰削出瀛洲近,千里移来太白高”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雪假山上的三座山峰比作接近仙境的瀛洲和高耸入云的太白山,强调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见晛恍疑流石髓,出云空拟润田毛”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假山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仿佛能流出石髓的美丽景象,以及它在云雾中似乎能滋润田野的神奇效果,展现了雪假山的动态美和生命力。
最后,“知君自有悠然处,几度长歌酌翠涛”表达了诗人对制作雪假山的主人(吴克温先生)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可,以及对这种艺术作品能够带来心灵宁静、激发创作灵感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雪假山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心灵的触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