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蒲霖中舍致仕归阆中

急趋长拜倦劳劳,自笑风埃满绿袍。

官味十年如水薄,归心一日共云高。

毫釐已悟蜗争角,文彩须知凤得毛。

且喜还家收拾在,锦屏山下旧东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匆忙行礼疲惫不堪,自己苦笑尘埃满身绿袍。
十年官场生涯如薄水,一日归乡之心比云还要高。
明白微小之事如同蜗牛角斗,文采出众才像凤凰有华羽。
欣喜回家,一切整顿有序,就在锦屏山下的老宅田地。

注释

急趋:匆忙。
长拜:行大礼。
倦劳劳:疲惫不堪。
自笑:苦笑。
风埃:尘埃。
绿袍:绿色官袍。
官味:官场生涯。
如水薄:如薄水一般。
归心:思乡之心。
共云高:比云还要高。
毫釐:微小。
蜗争角:蜗牛角斗。
文彩:文采。
凤得毛:凤凰的羽毛。
还家:回家。
收拾:整顿。
锦屏山下:锦屏山脚下。
旧东皋:老宅田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画家文同所作,通过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对于朋友离职归隐的理解与祝愿。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急趋长拜倦劳劳,自笑风埃满绿袍。" 这两句描绘出官场生活的繁忙与疲惫,以及作者对于尘世纷争的超然态度。"倦劳劳"表达了对官职生活的厌倦,而"自笑风埃满绿袍"则透露了一种淡泊明志、不以物喜的生活态度。

"官味十年如水薄,归心一日共云高。" 这两句诗强调了作者对于朋友长时间官场生涯后的归隐之举的理解和赞赏。"官味十年"指的是在官场中沉浮十年的经历,而"如水薄"则比喻这种经历轻薄而不真实;"归心一日共云高"表达了对于朋友回归自然、超脱尘世的美好愿望。

"毫釐已悟蜗争角,文彩须知凤得毛。" 这两句诗通过对昆虫界的观察来隐喻人间的竞争与成就。"毫釴已悟蜗争角"指的是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能感受到争斗的无意义,而"文彩须知凤得毛"则寓意着对于朋友在文化艺术上的成就的肯定和期待。

"且喜还家收拾在,锦屏山下旧东皋。"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归隐生活的祝福与美好憧憬。"且喜还家收拾在"表达了一种对于归属感的珍视,而"锦屏山下旧东皋"则描绘出一片宁静安详的自然环境。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个人成就和归隐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潘司理秘校(其二)

曲栈绕斜谷,钩栏天际分。

吟鞭摇岭月,倦枕拂溪云。

好景不关俗,新诗皆属君。

西南有归客,一一幸相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潘司理秘校(其一)

已自多时赋式微,五峰佳景梦长飞。

四年远地为官去,万里高堂喜客归。

下马便呈新授敕,开箱争认旧缝衣。

乡人觅次来相贺,莼菜鲈鱼正软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重过旧学山寺

当年读书处,古寺拥群峰。

不改岁寒色,可怜门外松。

有僧皆老大,待客转从容。

又下白云去,楼头敲暮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面川亭

幽亭最孤绝,直入乱丛间。

近晚独来此,有谁相与闲。

卷帘通大野,临槛数前山。

便欲教携酒,陶然踏月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