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灵岩山寺

几载欲归归未得,不图梦里却来归。

砚山一角青如染,香水三篙绿正肥。

西子洞边春草合,伍胥庙外怒涛飞。

疏钟无赖催人觉,依旧荆南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宝生的《梦游灵岩山寺》描绘了诗人久欲归乡而不得,最终在梦中实现归程的情景。首联以“几载欲归归未得”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现实中的无奈,而“不图梦里却来归”则揭示了梦境中的解脱与安慰。

颔联“砚山一角青如染,香水三篙绿正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中灵岩山寺的景色,砚山青翠如染,香水河畔绿意盎然,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颈联“西子洞边春草合,伍胥庙外怒涛飞”进一步拓展梦境,将诗人带入了富有历史感的场景,西施洞旁春草茂盛,伍胥庙外江水翻腾,寓含着对故土历史文化的怀念。

尾联“疏钟无赖催人觉,依旧荆南泪满衣”以钟声唤醒梦境,诗人意识到这仅是一场梦,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归乡的苦涩之情。

收录诗词(6)

周宝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龙湾司巡检。有《养云轩诗稿》、《长青阁诗钞》、《半帆亭稿》、《晚香堂余稿》、《希白斋近稿》、《无倦书屋吟稿》、《扫箨山房存稿》

  • 字:晋斋
  • 籍贯:吴县

相关古诗词

别雷二陶

同是远游子,君归增我伤。

与君干薄禄,先我慰高堂。

芳草满幽谷,白云多故乡。

扁舟独未返,挥手泪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莲花寺秋感

佛镫照客梦,秋气空人心。

不历世味艰,安知禅定深。

轮蹄滃余壒,钟磬生曾阴。

孤花明寒衣,清诗调王琴。

肃肃霜下羽,槭槭风间林。

归思一以驰,君听空外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谢泗亭太守丈邀登高望山望峨眉

三江合流势初放,嘉州一城作堤障。

隔江群峰高插天,城中一峰屹相向。

江声山色无尽姿,一峰尽纳群峰奇。

穹楼乘风欲飞去,对面直扑三峨眉。

峨眉如美人,隐见乃有数。

太空无纤云,一角秀微露。

峰巅横绝太古雪,直射双眸气寒冱。

兜罗绵影空濛濛,咫尺何曾堕烟雾。

君不见,东坡不作汉嘉守,太息陵云空载酒。

谢公家住会稽山,万壑千岩重回首。

山巅白云殊有情,一片飞来落吟手。

登高著屐更持杯,宣城永嘉古来偶。

我闻蜀山首岷嶓,太蒙西来同嵯峨。

神仙灵迹閟终古,太冲赋出谁能诃。

名山不列五岳数,灌莽堙没千岩阿。

明朝径拟入山去,飞云顶上身过。

形式: 古风

舟过长寿感赋

嘉庆之三载,孟夏月上旬。

舟行发巴渝,薄暮濒江滨。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黄巾。

传闻意尚恻,何况目睹真。

系缆上岸行,城市皆沈沦。

一山在城西,庙宇黯不新。

不知何王宫,楼观栖微尘。

栋梁未尽圮,阶级犹可循。

劫灰所偶遗,此亦灵光伦。

折行入禹庙,明德昭明禋。

谓当食万年,何意荒荆榛。

内有前县令,坐系经年春。

守土弃土走,何以腰垂绅。

谍告反得死,何以谢万民。

庙前双桂树,围大容转轮。

曾见探丸来,烈焰飞城闉。

我欲从之语,无言独含颦。

偶焉遇牙郎,为我琐细论。

自云有父兄,同来达巴岷。

与君为同乡,身亦江南人。

嗟哉为利谋,岂意遭难屯。

先是惊风鹤,寇至闻比邻。

自当静境内,大义慷慨申。

民心既以安,士气亦以振。

常时乏备御,临难犹逡巡。

游侦彼何辜,乃向长流湮。

静镇尔岂能,闻贼意则瞋。

城中击钟鼓,城外丛棘矜。

此地高踞山,其下为通津。

寇来何坦如,不用设距堙。

官守死其职,去就民所遵。

县令仓卒逃,余众尤私身。

挤排大江中,戢戢为鱼鳞。

亲戚谁复知,但闻呼救频。

县尉独守廨,平日颇宽仁。

贼渠知好官,推磨使之驯。

愿为厉鬼死,气结不复呻。

元戎率滇师,解园策如神。

首问失城罪,有喙何能伸。

章绶宜在腰,积贮宜在囷。

犴狴宜有囚,库藏宜有银。

一一皆自服,絷俟军事竣。

独惜十万家,一炬胥泯泯。

至今月黑时,野阔飞青磷。

众者化为少,富者化为贫。

弟行寻其兄,儿啼号其亲。

身亦有父兄,欲问无由询。

孤身客他乡,已矣长含辛。

吾闻此言悲,涕泗横无因。

蜀中苦兵久,惟有呼昊雯。

作诗纪姓氏,尉张令则陈。

生者戒守吏,死者劝为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