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篇(其七)顾山人圣之

季狂为诸生,避仇夜中走。

自诧伧颊雄,不操吴音久。

颇鲜鳞甲腹,仅余雌黄口。

大历元和间,纵横无不有。

归骨闽天长,遗编知在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顾山人的文士,在动荡年代中的流离与坚持。王世贞以细腻笔触,展现了顾山人在乱世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

“季狂为诸生,避仇夜中走。” 开篇即点出顾山人因躲避仇敌而夜行的背景,一个“狂”字,既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决绝,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自诧伧颊雄,不操吴音久。” 描述顾山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自我,不改本色,即使语言已非故乡之音,却依然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

“颇鲜鳞甲腹,仅余雌黄口。” 这句形象地描绘了顾山人在艰难岁月中的生活状态,虽物质贫乏,但内心坚守信念,言语中仍能见其智慧与锋芒。

“大历元和间,纵横无不有。” 提及顾山人生逢大历、元和年间,正是历史变迁、社会动荡之时,但他却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由地施展才华,无所不能。

“归骨闽天长,遗编知在否。”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顾山人最终归隐于福建,留下著作于世的期待与疑问,既是对他的敬仰,也是对其作品能否流传后世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顾山人在乱世中的坚韧与坚持,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八哀篇(其八)钱布衣谷

叔宝事丹青,往往得其意。

虽游文翁门,厥祢繇沈氏。

藏书盈万卷,一一手铨次。

伏枕归婴儿,毋亦造物忌。

生亦无异人,死还知汝异。

形式: 古风

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其一)袁太常洪愈

抑之司徒裔,秉操更清绝。

当其谢九卿,依然卧寒雪。

坦陀若可亲,磊砢竟难悦。

逃名雅非意,名至亦不屑。

事事皆愧君,难从世人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其二)刘大司马光济

伊昔歌鹿年,公兄我如弟。

詄荡宽酒德,参差偕宦轨。

北风吹转蓬,升沈自兹始。

何言伯同命,乃繇巨源启。

窃窥上臣心,非繇植桃李。

形式: 古风

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其三)陆廷尉光祖

廷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

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哲。

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

篇章亦流畅,要非中所悦。

窃慕西去津,将无东海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