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

自嗟灵骨久埋沦,惆怅当年旧事存。

青眼重开萧寺路,无人隔夜扫松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国清寺》由宋代诗人苏澥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怀念。

首句“自嗟灵骨久埋沦”,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惋惜与哀叹。这里的“灵骨”既可指代个人的灵魂或精神,也可暗喻历史的痕迹或文化的精神遗产,长久地被遗忘在时间的尘埃中,饱含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次句“惆怅当年旧事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面对曾经辉煌的历史或文化记忆,如今却只能在心中回味,无法再亲身经历,内心充满了遗憾与失落。这里“旧事存”不仅指物质上的遗迹,更是指那些承载着文化、精神价值的历史事件或故事,它们的存在让人心生向往,却又难以触及。

接下来,“青眼重开萧寺路”,诗人似乎在想象中重新打开了通往国清寺的道路,这里“青眼”一词富有深意,既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也可能暗含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追忆。而“萧寺路”则指向了国清寺这一特定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最后一句“无人隔夜扫松门”,则以一种略带凄凉的氛围收尾。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寂静、无人打扰的画面,松门作为国清寺的象征,静静地守候着,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这里的“无人”不仅指现实中无人来往,也暗示了历史的流逝与文化的孤独,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国清寺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

苏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慈寺

身去寥寥无朕迹,此时谁会真消息。

黄金灵骨今尚存,指示世人人不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题石桥

连云霭翠叠重重,直下双溪拥霁虹。

荣辱自分山色外,利名不到水声中。

清凉世界随心现,方广楼台遂感通。

愿侍千僧共谈麈,拨开陈障出樊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签判殿丞书仙台观壁

先生旧隐寄烟岑,丹灶仙台暂访寻。

自叹不如鸡犬幸,偶沾灵药换凡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签判殿丞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

岩扉相望路纡盘,杉桧风高夏亦寒。

游遍陡忘名宦意,恨无生计可休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