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三)和小山韵

不辞沈醉东风里,笑解金鱼能值几。

四条弦语软于烟,一桁帘痕清似水。

醉调银甲寒浸指,只有翠尊知客意。

酒云红晕衬微涡,解向歌尘凝处起。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玉楼春(其三)和小山韵》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展现了词人对酒宴欢聚场景的细腻描绘与情感流露。

开篇“不辞沈醉东风里”,词人以豪迈之气,表达了在春风中畅饮至醉的豪情,不避讳沉醉其中,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接着,“笑解金鱼能值几”一句,通过描绘宴会中佩戴金鱼装饰的女子,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暗示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氛围,同时也带有一丝对物质价值的戏谑。

“四条弦语软于烟,一桁帘痕清似水”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琴声比作轻柔的烟雾,将窗帘上的痕迹比作清澈的水面,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与环境的和谐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意境。

“醉调银甲寒浸指,只有翠尊知客意”则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氛围,通过描述饮酒者在醉意中调琴的情景,以及酒杯(翠尊)似乎理解客人心意的拟人化手法,表现了词人对宴会中人与物之间微妙情感交流的感悟。

最后,“酒云红晕衬微涡,解向歌尘凝处起”两句,以酒液的红色光泽与微波涟漪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酒宴上歌声与舞动的场景,同时“解向歌尘凝处起”一句,巧妙地将歌声与尘埃联系起来,暗示了音乐穿透时空的力量,使得整个宴会的氛围更加生动、丰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鹏运作为清代词坛大家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一)

清明节,天意晓来和。

正喜乍晴晴不久,愁他欲雨雨偏多。佳节惜虚过。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二)

清明节,春色满江城。

卖酒楼边红杏放,游人头上柳枝青。都道过清明。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三)

清明节,记得在虹桥。

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那得不魂销。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清明六首(其四)

清明节,记得在西园。

都是桃花都是柳,半含朝雨半含烟。人在画图边。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