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丽文顾访小斋话旧

十年踪迹一追欢,已觉萧萧两鬓残。

里社与君游最久,头颅如此见何难。

不忘习气评新业,相顾尘埃只旧冠。

为说流光堪恋惜,故盟从此莫教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邢丽文顾访小斋话旧》。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邢丽文在小斋中重逢,回忆往昔,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景。

首联“十年踪迹一追欢,已觉萧萧两鬓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生活的回顾,以及岁月带来的沧桑感。十年的足迹,曾经的欢愉如今已成过往,两鬓斑白,岁月无情地留下了痕迹。

颔联“里社与君游最久,头颅如此见何难”则进一步强调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在乡里和社稷中,与邢丽文的交往最为长久,如今再次相见,却已感到难以言喻的感慨。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不忘习气评新业,相顾尘埃只旧冠”展现了诗人与邢丽文在交谈中,不忘彼此间的习惯和性格特点,同时对各自新事业的评价,但眼中看到的仍是对方熟悉的模样,如同尘埃中的旧冠,寓意着不变的友情和记忆。

尾联“为说流光堪恋惜,故盟从此莫教寒”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时光能够让人珍惜,过去的盟约(友情)不要因时间而变得冷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保持友谊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一)

泽国霜清雁影高,空庭木叶已萧萧。

夕阳忽送西窗雨,一片江南落素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画(其二)

双干亭亭碧玉明,翠阴凉沁石床清。

南风吹断窗间酒,卧听萧萧暮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病中辱履仁过访(其一)

西风零雨歇,幽径故人来。

落叶已满地,草堂寒未开。

清心香续篆,引笔砚封埃。

无计留君得,依然日暮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病中辱履仁过访(其二)

秋声绕茅屋,落日井梧寒。

疾病淹愁在,风烟逼岁残。

闭门车辙断,围腹带痕宽。

劳谢王玄度,时来觅故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