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阴那山的幽静与神秘,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首句“潘僧坐化已千年”,以潘僧的坐化为引子,暗示了阴那山历史的悠久和宗教的深厚底蕴。接着,“洞口云封隔世缘”一句,通过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超凡脱俗的氛围。
“曲径通幽留鹤迹,石桥流水似龙涎”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如蜿蜒的小路、鹤的足迹、石桥下的流水,以及仿佛龙涎般的清澈,展现了阴那山的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鹤是高洁的象征,而龙涎则寓意着神秘与灵性。
“参禅翠柏老栖鹘,学语胡孙下种田”中,“参禅翠柏”描绘了修行者在苍翠的松柏下冥思苦想的情景,“老栖鹘”则可能是比喻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学语胡孙下种田”则以猴子学说话、下地劳作的形象,隐喻众生皆可修行,不论身份高低,皆能领悟佛法真谛。
最后,“五指峰头饶独坐,拈将花片问天先”两句,以五指峰为背景,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独自坐在山顶,手持花瓣向天询问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修行者的孤独与深思,也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阴那山自然景观和修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