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那题壁

潘僧坐化已千年,洞口云封隔世缘。

曲径通幽留鹤迹,石桥流水似龙涎。

参禅翠柏老栖鹘,学语胡孙下种田。

五指峰头饶独坐,拈将花片问天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那山的幽静与神秘,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首句“潘僧坐化已千年”,以潘僧的坐化为引子,暗示了阴那山历史的悠久和宗教的深厚底蕴。接着,“洞口云封隔世缘”一句,通过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超凡脱俗的氛围。

“曲径通幽留鹤迹,石桥流水似龙涎”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如蜿蜒的小路、鹤的足迹、石桥下的流水,以及仿佛龙涎般的清澈,展现了阴那山的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鹤是高洁的象征,而龙涎则寓意着神秘与灵性。

“参禅翠柏老栖鹘,学语胡孙下种田”中,“参禅翠柏”描绘了修行者在苍翠的松柏下冥思苦想的情景,“老栖鹘”则可能是比喻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学语胡孙下种田”则以猴子学说话、下地劳作的形象,隐喻众生皆可修行,不论身份高低,皆能领悟佛法真谛。

最后,“五指峰头饶独坐,拈将花片问天先”两句,以五指峰为背景,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独自坐在山顶,手持花瓣向天询问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修行者的孤独与深思,也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阴那山自然景观和修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钟士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贡生,历官都匀经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五、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三有传

  • 字:匪材
  • 籍贯:程乡(今梅州梅县)

相关古诗词

相公邮亭

樵歌牧唱几欢喧,尽道名臣昔驻轩。

剑阁雨铃悲蜀道,曲江风度忆开元。

幽亭芳草人千古,白日重阳酒一樽。

金镜当年曾上录,至今遗照遍乡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梅坳题石

坟前花落锦成茵,红粉何当化作尘。

剩有清词遗乐府,尚留香骨恼情人。

风吹蒿里宣灵籁,月印芳池误幻身。

最是杜鹃多怨绪,年年啼血过残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留石堂诗为严太守赋

蜚英甲第冠中朝,仙署声华动赤霄。

万里旌麾临上郡,三城人士景高标。

西京治行今重睹,南海珍奇无所取。

群石飞来五马堂,云根列作中流柱。

千秋劲节恰同坚,一片贞心好并悬。

白雪调高诚确矣,朱弦韵远总铿然。

依稀九曜难分色,仿佛三山如可即。

鼎力还应鞭巨灵,请看重补天西北。

形式: 古风

七夕

鹊桥惟此夕,灵境信奇哉。

天上双星度,人间绣阁开。

秋风下桐叶,夜雨湿莓苔。

为问乘槎者,仙源几日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