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秦曲靖树声》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秦少游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古代士人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首句“国士无双秦少游”,开篇便以高度赞誉之词,将秦少游比作国中无人能及的杰出人才,凸显其非凡才华与独特地位。接着,“周南相望祗淹留”一句,运用典故,暗指秦少游虽才华横溢,却长期滞留于偏远之地,未能施展抱负,表达了对英雄失路的惋惜之情。
“投荒万里疑非计,下笔千言苦未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秦少游远离家乡、身处边疆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即使在困境中也依然坚持创作、不辍笔耕的精神状态。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令人敬佩。
“从古公卿排贾谊,即今节义数田畴”则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公卿排挤贾谊与当今社会对坚守节义者的推崇,揭示了古代士人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与现代社会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之间的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最后,“朝廷对食思颇牧,不道郎曹已白头”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权者未能善待贤才、导致人才老去的批评,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名将颇牧的怀念与对当前官员年华逝去的感慨,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古代士人命运的同情,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