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即景

巨鳌掀钓去,何代泛蓬瀛。

百里风光积,崇朝香气横。

盘根争耸拔,峻岭共峥嵘。

伞盖千重出,笙竽万籁声。

望高南镇越,势远北归溟。

涧险难穷路,花多不记名。

寒流飞白练,怪石叠苍琼。

雨向山腰下,云从洞口生。

乔松随岁古,异卉逐时荣。

近逼天风冷,遥瞻海日明。

淡烟轻纠素,修蔓密垂缨。

泉涌知无尽,崖危讶欲倾。

深沈宜造化,顷刻变阴晴。

游客逢岩住,归僧带月行。

更寻应有分,再到已忘情。

但恐看难遍,须知画不成。

惜哉居绝域,不得视公卿。

形式: 排律

鉴赏

此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以“巨鳌掀钓去”开篇,巧妙地将神话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百里风光积,崇朝香气横”,展现了罗浮山广阔而充满生机的景象,香气弥漫于清晨的空气中,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盘根争耸拔,峻岭共峥嵘”两句,生动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树木的挺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伞盖千重出,笙竽万籁声”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生机,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如同乐队演奏般和谐悦耳。

“望高南镇越,势远北归溟”两句,不仅描绘了罗浮山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涧险难穷路,花多不记名”则展示了探索自然的艰难与发现新奇的喜悦。

“寒流飞白练,怪石叠苍琼”两句,通过对比寒流与怪石,展现了罗浮山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雨向山腰下,云从洞口生”则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莫测,云雨相生的自然现象。

“乔松随岁古,异卉逐时荣”两句,赞美了罗浮山四季常青、花开不败的自然之美。“近逼天风冷,遥瞻海日明”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远方美景的向往。

“淡烟轻纠素,修蔓密垂缨”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烟雾缭绕、藤蔓垂挂的景象,充满了诗意。“泉涌知无尽,崖危讶欲倾”则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惊叹和对生命源泉的赞美。

“深沈宜造化,顷刻变阴晴”两句,揭示了自然界的复杂多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游客逢岩住,归僧带月行”则描绘了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既有游历的自由,也有归隐的宁静。

最后,“更寻应有分,再到已忘情。但恐看难遍,须知画不成”表达了对罗浮山美景的无限向往和难以言表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之美超越言语和艺术的表现力。“惜哉居绝域,不得视公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偏远之地,无法与世俗之人共享这份美景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孙钦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宗室永年画犬图

公子朝回玉宸里,戏弄丹青歌扇底。

兴来貌写到浓氂,拳尾如摇欲投胔。

丰颅阔腋伟骨相,纵逸未饶卢鹊驶。

庭除夜閒春尚寒,屈藏短喙眠朝暾。

其一狺狺口若吠,欲前却立客在门。

俗言犬马最难画,众所共识谁面谩。

非如鬼物隐幽眇,反覆丑好悬毫端。

纷纷众史坐叹息,笔仗突兀不可扳。

乃知心匠本神授,以心运手不作难。

我家败屋依破垣,偷儿踏瓦惊夜眠。

四壁虽如长卿第,旧物犹存子敬毡。

就君乞取挂墙壁,端能警我窥窬客。

形式: 古风

跋聚蚁图

纷然虫臂蚁争环,付与高人一解颜。

不待南柯婚宦毕,始知身寄大槐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和王子飞题李伯时画列子御风图

道师形气合于无,八极超摇得自如。

知我御风风御我,长袪猎猎自乘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次韵题归去来图

阶亭午景负槐阴,空斋初罢戏五禽。

沔州太守致音问,启读乃有归来吟。

先生抱道肯乞怜,凛凛有面方如田。

何能为此五斗粟,折腰乡里小儿前。

顾视铜章等涕吐,赋归唾词如涌泉。

龙眠居士叹豪逸,想像明窗戏拈笔。

翕忽英姿来笔下,如恐超起将羽化。

吁嗟能事讵可畴,一见公诗如见画。

惜哉道远莫可致,强欲赓酬抽鄙思。

韵绝难追神易倦,使我空然汗颜面。

他日从公会借观,锦囊捧出春笋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