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登巢云楼》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其笔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烽火三年戍,沙陀几战场”,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战争频仍、烽烟四起的画面,烽火连年不息,战场遍布沙陀之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接着,“自予甘薄宦,与子各殊方”两句,诗人以自我经历为引,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甘愿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离别的感慨。
“寒木锢春色,高楼倾夕阳”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寒树冻结了春天的色彩,高楼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孤寂,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如闻洗兵马,失喜问临潢”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事结束的喜悦之情,听到传言说战争即将结束,他不禁欣喜若狂,急切地询问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情况,希望能亲眼见证和平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