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二首(其一)

试问龙江读书地,何如鹿洞与鹅湖。

梵宫已作新轮奂,郡志空存旧谱图。

碧玉峰前移老桧,还珠门外剪寒芜。

记文自可徵千载,太史虞公国钜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诗《再用韵二首(其一)》以对比和怀古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学术传统的感慨。首句“试问龙江读书地”,引发读者对昔日龙江之地作为求学胜地的好奇与追忆。接着,“何如鹿洞与鹅湖”将龙江之地与宋代著名的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和铅山的鹅湖书院相提并论,暗示龙江虽有名,但不如后两者在学术上的影响力。

“梵宫已作新轮奂”描绘了地方建筑的变迁,新的佛寺或许华丽壮观,但“郡志空存旧谱图”则透露出对旧时文献记载的怀念,那些承载学术传统的典籍如今只能在史书中找到痕迹。

“碧玉峰前移老桧,还珠门外剪寒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老桧依然挺立,而门外的杂草已被修剪,象征着学术的永恒与世事的沧桑。

最后两句“记文自可徵千载,太史虞公国钜儒”高度评价了历史文献的价值,认为尽管人事变迁,但那些记录下来的学术文章足以流传千载,虞公这样的大儒更是国家的瑰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龙江读书地为背景,通过对古今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敬仰和对历史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399)

林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用韵二首(其二)

纸帐更长月影孤,梅花清梦绕西湖。

左思才擅三都赋,诸葛名成八阵图。

汉殿丹青俱寂寞,吴宫花草易荒芜。

白头杜老谋生拙,却道儒冠解误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丁酉元旦(其一)

海气苍茫曙色低,扶桑枝上听天鸡。

光摇旗旐龙蛇动,班簇衣冠鹓鹭齐。

重译来庭通桂海,中兴有颂勒浯溪。

老翁喜见丰年兆,自典春衣酒满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丁酉元旦(其二)

斗杓入夜指东寅,雨脚凌晨洒瘴尘。

北阙天高先见日,南州地煖早知春。

独怜丹屿思归客,曾是琼林锡宴人。

江海此身强健在,何妨鱼鸟日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韩南胜二首(其一)

白鹤山前旧草堂,重来吟鬓已添霜。

花城衙放雨初歇,竹寺诗成日正长。

木蕈作羹流箸滑,溪鱼酿鲊透苞香。

野人喜见升平象,桑柘连阴古战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