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白下》,描绘了他在秋天重游旧地时的感慨。首句“白下西风落叶侵”,以萧瑟的秋风和飘零的落叶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暗示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次句“重来此地一登临”,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地的怀旧之情。

第三句“清笳皓月秋依垒”,通过清冷的胡笳声和明亮的月光,描绘出战后的边塞景象,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痕迹。“野烧寒星夜出林”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荒凉,寒星伴着野火,更显出战乱带来的凄冷。

“万古河山应有主”,诗人感叹江山虽在,但历经战乱,不知何人能真正主宰。最后一句“频年戈甲苦相寻”,表达了对连年征战的悲叹,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以泪水比喻忧国忧民之情,感叹泪水之多足以使江水增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经历的深深忧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反思。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重寻荒径一冲泥,谷口墙东路不迷。

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

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蕊初黄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马上关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海上(其三)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汎海查。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海上(其一)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鹤,云浮真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秪恐难酬烈士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