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徐礼郎状元坊

名坊临野渡,曾此产魁豪。

湖带诗书润,山增科第高。

劫灰遗断础,鬼火出深蒿。

东海扬尘久,无人钓六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著名的坊市靠近野外渡口,这里曾经诞生过许多杰出人物。
湖水滋养着书香,山脉因科举考试的成功而显得更加显赫。
火灾后的遗迹仅剩下残存的基石,阴暗的草丛中闪烁着鬼火。
东海长久以来尘封未开,没有人来钓鱼捕获传说中的六足巨鳌。

注释

名坊:著名的坊市。
临:靠近。
野渡:野外渡口。
魁豪:杰出人物。
湖带:湖水滋养。
诗书:书香(文化气息)。
润:滋润。
科第:科举考试。
高:显赫。
劫灰:火灾遗迹。
遗断础:残存的基石。
鬼火:阴间之火(迷信中的现象)。
深蒿:阴暗的草丛。
东海:东海(中国东部海域)。
扬尘:尘封。
钓:钓鱼。
六鳌:传说中的六足巨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过徐礼郎状元坊》。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历史遗迹——一座位于野外渡口附近的名坊,曾经孕育出显赫的人物,特别是状元徐礼郎。湖水因文人墨客的吟咏而显得更加富有文化气息,山脉也因此增添了科举登第的荣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坊间的基石已被劫难侵蚀,只剩下残垣断壁,只有深夜的鬼火在荒草丛中闪烁,象征着昔日辉煌的沉寂。诗人感慨万分,提及东海神话中的六鳌,暗示了世事如梦,连钓鳌的壮志也似乎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过陶岭有钱王井又三里有钱王石庵

沙井泉初试,石庵苔已荒。

不知更宋代,犹自说钱王。

古冢木根怪,春山云气香。

诗成无纸笔,驻马语残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淀山湖

泖口乘寒浪,湖心散积愁。

菰蒲疑海接,凫雁与天浮。

泽国无三伏,风帆又一州。

平生谩为客,奇绝在兹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问桂

空吟招隐句,林下立多时。

秋信在何处,天香开几枝。

山河深夜影,水石隔年期。

曾是搴英客,清愁欲语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初夏

春归不知处,溪楝日初长。

旧箧题诗扇,疏帘读易香。

田蛙占水旱,海燕语兴亡。

复恐闲愁起,听泉过石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