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望黄州》。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万松岭与芦花洲时,偶遇江上之景,惊喜地发现那正是人们口中的黄州。诗人遥想黄州的雪堂与竹楼,感叹昔日豪杰已不再,唯有长江水东流不息。
通过“肩舆万松岭,鼓楫芦花洲”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万松岭的郁郁葱葱与芦花洲的洁白一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水画卷。接着,“忽见江上山,人言是黄州”一句,巧妙地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历史,引出对黄州的向往与探寻。
“怀人望雪堂,读记思竹楼”则表达了诗人对黄州的深厚情感。雪堂和竹楼,不仅是地理上的地标,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怀的象征。诗人通过想象与回忆,寄托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思。
最后,“二豪不复见,大江自东流”两句,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意识到,那些曾经在黄州留下辉煌足迹的豪杰已经不在,只有滚滚东流的大江见证了这一切。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对过往的怀念,也体现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