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像寺法相最异

五髻瞻殊像,千花聚法筵。

经营思哲匠,髣髴见初禅。

緤马明霞外,燃灯画壁前。

不须仙梵放,清磬已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殊像寺内庄严的法相与氛围,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中独特的景象和精神境界。

首句“五髻瞻殊像”,描绘了仰望寺庙中独特佛像的情景,五髻象征着佛教中的高僧或菩萨,殊像则暗示了非凡的佛像形象,营造出一种崇敬与神秘的氛围。

“千花聚法筵”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法会上的花朵聚集比作众多信徒的汇聚,生动地表现了法会的盛大与庄严,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

“经营思哲匠,髣髴见初禅”则表达了对设计与建造寺庙的智慧与匠心的赞美,同时通过“初禅”这一佛教术语,暗示了寺庙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是一个精神修行的场所,引导人们进入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緤马明霞外,燃灯画壁前”描绘了寺庙外部与内部的景象,緤马意味着拴马,此处可能象征着在寺庙周围,人们虔诚地等待或参与法事;明霞外则暗示了寺庙在晨光或晚霞中显得格外庄严与神圣;而“燃灯画壁前”则展示了寺庙内部灯火辉煌,壁画栩栩如生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作为宗教与艺术融合的场所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句“不须仙梵放,清磬已泠然”以清磬的声音结束全诗,清磬是寺庙中常用的法器,其声音清脆悠扬,象征着佛法的纯净与深远。此句意在表达,无需借助仙乐梵音,清磬的声音已经传达出佛法的清凉与宁静,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殊像寺内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以及寺庙作为精神寄托与修行之所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147)

玄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驻跸灵鹫峰文殊寺

地敞层台近,林开法象遥。

香泉分乳钵,佛火簇松寮。

绀马迎銮入,珠幢引队飘。

竺兰遗迹在,选胜历山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登望海峰

谁驾鳌为柱,神州左一方。

重关连委粟,半夜豁扶桑。

晓散岚光白,晴收水气黄。

瀛壖不可极,万里自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北台眺望

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

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

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

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赵北口

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

人烟生晓市,桥影漾晴云。

浴鸟迎船出,垂杨隔浦分。

中流清赏洽,箫鼓陋横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