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赠尹童子梦龙》,通过描述一个四岁就能诵读万言的尹童子,以及对他的成长和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
诗中以“长沙尹氏子”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接着描绘了尹童子年幼时的惊人记忆力——“四岁诵万言”,展现出其非凡的天赋。随后,诗人以“青松一寸长,岁晚当摩天”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尹童子未来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才的期待,如同小松树虽初长成,但终将挺立于高山之巅。
进一步,诗人提醒尹童子及其父亲,要认识到成长过程中根基的重要性,“终为栋梁用,莫作桷与椽”。强调了基础教育和品德修养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不可轻视。同时,也警告了忽视根基可能带来的后果,“斫根刳其明,本瘁末亦颠”,比喻如果忽视了根本,即使表面光鲜,最终也会导致根基动摇,事业失败。
最后,诗人以“持此劝乃翁,闭门养真源”结束,鼓励尹童子的父亲要重视孩子的内在修养和教育,建议他们关闭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培养孩子的真才实学,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首诗通过对尹童子成长经历的描绘和对其未来的期许,以及对教育理念的深刻阐述,体现了诗人对人才培育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教育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