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右丞君实挽诗(其二)

数关天地人何预,分在君臣礼可无。

周粟如山夷叔馁,史书犹日臼婴诬。

旧邦新命方开化,公法私情本不渝。

忠义未须论彼此,后先崇长是昌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天地人之间的法则与我们何干,君臣之间的礼仪却是必须的。
周朝的粮食堆积如山,但夷叔却饥饿,史书记载中仍有臼婴被冤枉的事件。
国家的新旧交替正是开启教化的时刻,公法和私情的原则始终不变。
忠诚和义气无需区分你我,尊崇先贤和鼓励后进才是国家兴盛之道。

注释

天地人:指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
何预:有何关系。
君臣:古代社会中的君主和臣子。
礼可无: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周粟:周朝的粮食。
夷叔馁:夷叔饥饿。
臼婴诬:臼婴被冤枉的历史记载。
旧邦新命:国家的更迭。
开化:启蒙教育或文化发展。
公法私情:公共法律和个人情感。
不渝:不变。
忠义:忠诚和义气。
论彼此:区分你我。
崇长:尊崇前辈。
昌图:国家繁荣的蓝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龚开为陆右丞君实所作的挽诗第二首,主要探讨了忠诚、义理与君臣关系、国家传统之间的复杂情感。首句“数关天地人何预”暗示了生死、命运与宇宙法则的关系,但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并非决定一切。接着,“分在君臣礼可无”强调了君臣之间的礼仪和责任不可忽视。

诗中提到“周粟如山夷叔馁”,引用周朝的故事,比喻君主对臣子的恩惠深厚,即使像夷叔这样的贤臣也会因君王赐予的粮食而感到满足。然而,“史书犹日臼婴诬”则指出历史记载中可能存在对人物的误解或诬陷,暗示公正评价的重要性。

“旧邦新命方开化”表达了时代变迁中,国家正在开启新的教化和发展,而“公法私情本不渝”则强调法律和私人情感应保持一致,不应偏废。最后,“忠义未须论彼此,后先崇长是昌图”呼吁人们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崇尚忠诚和道义,以促进国家的长远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公正和国家伦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君臣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9)

龚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陆右丞君实挽诗(其一)

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

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

他年自有春秋笔,不比田横祭墓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一字至七字观周曾秋塘图有作

秋,秋。潇洒,清幽。人静处,水边头。

波纹细细,风色飕飕。鸥鹭情相狎,凫鹥乐自由。

疏苇败荷池沼,白蘋红蓼汀洲。

几竿渔钓去已尽,一段晚云寒不收。

形式: 词牌: 一七令 押[尤]韵

儿子咸画雁老人作江天仍作诗命咸书卷上

朔方六月犹有雪,江南十月冰未结。

雁门一夜起秋风,飞到江南未八月。

江南处处多稻粱,景物何独为潇湘。

沙汀月暗渔火起,警奴一夜空荒忙。

休言汝肉不登俎,全身已被家儿取。

犹幸先生有爱心,放汝长江得容与。

形式: 古风

仆为虚谷先生作玉豹马先生有诗见酬极笔势之驰骋乃以此诗报谢

南山有雄豹,隐雾成变化。

奇姿惊世人,毛物亦增价。

天上房星浥瑞光,孕成白马而黑章。

为谁容易来中国,风雪天山道路长。

头为王,欲得方。目为相,欲得明。

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郭欲得张。

绝怜此马皆具足,十五肋中包肾肠。

嗟予老去有马癖,岂但障泥知爱惜。

千金市骏已无人,秃笔松煤聊自得。

君侯昔如汗血驹,名场万马曾先驱。

山林钟鼎今何有,岁晚江湖托著书。

白云未信仙乡远,黄发鬖鬖健有馀。

饮酒百川犹一吸,吟诗何嫌万夫敌。

我持此马将安归,投之君侯如献璧。

君侯作诗凛驰骛,八荒满盈动雷雨。

定知此马知此意,独欠老奚通马语。

曹将军,杜工部,各有一心存万古。

其传非画亦非诗,要在我辈之襟期,君侯君侯知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