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凯所作的《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偏灾入告廑宸怀,大府关心府库开”,诗人以“偏灾”开篇,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事件或灾难,引起了皇帝的深切关怀,并且大府(可能指地方官府)也对此事十分关注,展现了官府对于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颔联“君自台阳奉檄至,我从厦口挂帆来”,通过“奉檄”和“挂帆”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各自从不同方向前来相聚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
颈联“堪嗟飞雨皆成卤,欲避狂风那筑台”,诗人感叹于自然界的风雨无常,比喻人生的坎坷与挑战。同时,提出想要躲避风雨只能筑台的无奈,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尾联“贾舶连番收内澳,阳春有脚幸春回”,诗人通过描述商人船只频繁进出内澳的景象,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繁忙与繁荣。同时,“阳春有脚”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希望与生机。最后一句“幸春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回归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还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