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
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
东邻西舍绝经过,新月是相识。
白玉阑干斜倚,作蓬山春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感和艺术享受的情怀。开篇“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河岸旁盛开的桃花,以及花下覆盖着厚实的苔藓,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接着“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则捕捉到了春风乍起时对桃花颜色的影响,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微妙的自然变化。
诗人随后转向“东邻西舍绝经过,新月是相识”,这两句透露出一种淡定与孤独的情怀,似乎在表达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然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最后,“白玉阑干斜倚,作蓬山春夕”则以白玉般的栏杆和斜倚的姿态,将时间定格在一个春日的傍晚,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春早不知春,春晚又还无味。
一点日中星鸟,想尧民如醉。
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开处。
正是太平风景,为人间留住。
风日未全春,又是春来风日。
不出方壶门户,见东皇消息。
此时春事苦无多,春意最端的。
却被草牙引去,向柳梢收得。
挽我过溪桥,请与春风权摄。
推出雪峰千丈,照碧溪春色。
别来三度见梅花,今日共君说。
只这溪山十里,剩几多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