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明之秋思

西风冉冉鬓毛侵,凤老梧衰锁夕阴。

倚遍阑干重回首,断鸿千里暮云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感伤情绪。

首句“西风冉冉鬓毛侵”,以西风的轻拂与鬓发的细微变化,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凉意,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西风的“冉冉”不仅指风的柔和,也暗含时间缓缓流逝之意,鬓毛的“侵”则直接点出了岁月痕迹在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第二句“凤老梧衰锁夕阴”,进一步深化了秋意的萧瑟。这里的“凤老梧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梧桐树比作年老的凤凰,形象地表现了树木在秋风中逐渐凋零的状态。“锁夕阴”则描绘了一幅夕阳下,昏暗光线笼罩着衰败景象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

第三句“倚遍阑干重回首”,诗人站在高处,倚靠栏杆,回望远方,这一动作既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孤独。倚遍阑干的动作,强调了诗人长时间的停留与思考,而“重回首”则表明了他对过往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句“断鸿千里暮云深”,以“断鸿”(失群的大雁)的形象,象征着孤独与漂泊。大雁南飞是秋季常见的景象,但“断鸿”失群,意味着孤独与无助。而“千里暮云深”则描绘了辽阔的天空中,深邃的暮云覆盖着远方,与失群的大雁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迷茫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黄昏时的感慨与思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命流逝、孤独漂泊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夜过黄泥渡

夜深风息水安流,白雁黄芦满眼秋。

行李萧萧官棹稳,卧看明月过真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胡巡检民

重云闭湿热,欲作夏至雨。

胡子溪上来,披衣一相语。

南风解人意,稍亦入窗户。

开樽荐瓜韭,汲井具鸡黍。

子为庐陵秀,家世蕃且钜。

早岁走京师,骞然好仪矩。

诗书虽素习,杀气在眉宇。

暂为巡警吏,出入备钲鼓。

手弓张黑角,腰箭开白羽。

里疃散鸡豚,垣墙奔狗鼠。

因思闽广间,壤地有深阻。

凶豪据溪洞,老幼负戈弩。

几微相啖噬,动辄生龃龉。

古今声教远,往往累南土。

整齐非束缚,全活在绥抚。

荒忽固无常,跳踉乃其所。

虽云聚蜂蚁,颇亦顿军旅。

远道困供输,穷陬多毒蛊。

幸逢天子圣,元帅复雄武。

前岁醢光卿,今年烹志父。

此虽下愚者,生育皆父母。

端由一念失,血肉涴砧斧。

天道实宽容,皇威安敢侮。

今闻豺狼窟,悉已反农圃。

早暮或笙竽,村墟且商贾。

奸臣操国柄,近亦死南浦。

诏书一日下,海内尽歌舞。

横算罢舟车,求贤复科举。

闾阎皆跨马,流谪归故处。

百祥斯可至,万恶为之沮。

顾余头已白,甚觉负章甫。

眼目更昏眵,筋骸将伛偻。

子年才十五,声价满吴楚。

朋友实天伦,磊落倾肺腑。

行当分阃椟,终可立朝著。

相看方侃侃,索别何踽踽。

波涛随地有,切莫倦篙橹。

双双鹳鹤来,一一渔樵去。

凄迷斜照草,髣髴晚烟树。

出处莫为谋,音书可相许。

形式: 古风

次韵戚总管赋雪

长风剪水不成片,城上将军铁为面。

五更吹角堕梅花,天女骑龙泪如霰。

坐令万瓦白参差,人在蓬莱水晶殿。

黄河夜合鼋鼍深,太行晓裂豺狼战。

尚怜庐阜足佳致,五百寒僧不开院。

昆崙朔南日本东,未信天花一时遍。

塞边勒马公所閒,桥上骑驴吾不倦。

化工作巧本容易,腊尽春临已三见。

明知无酒俱冷落,岂有多情更欢宴。

长安市上一贫士,白昼闭门何所羡。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次高元博韵

老逢盗贼繁,俛尔度昏旭。

萧萧数茎发,连月不暇沐。

昼常雨中餐,夜或林下宿。

深惟昆冈上,谁辨石与玉。

茹珍盖糠籺,饮水即醽醁。

相逢破肝胆,岂但皱眉目。

大宜适他所,采撷皆可蔌。

朅来安且静,殆若立于独。

南风满窗檐,衣袂清不醭。

梅实得调鼎,松明胜然烛。

顾此若蜗牛,壳中少涎足。

故人意不满,蓬荜无乃辱。

置酒对榴花,誓将徙华屋。

吾闻学仙者,随处武夷曲。

矧兹秋风近,白酒家有熟。

虽无鱼羹饭,赖与盐齑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