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二十馀日,身在田畴,宜有所慕,乃蓑笠耰锄间不类农家气味,殊足慨也;因作杂诗(其三)

销兵厉海禁,两廛无一釜。

迩乃逢宽政,锄犁满场圃。

颇闻好事人,煆为剑与斧。

抒悃三十年,馀风犹好武。

愿学一人敌,日中庭上舞。

纷腾赛水仙,卤莽祀田祖。

招彼下南人,蛮讴击鼍鼓。

纵博自有徒,释耒赴戎伍。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村居二十馀日》(其三)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变迁和农民的心态。首句“销兵厉海禁,两廛无一釜”展现了社会安宁,兵器废弃,海边禁令实施,村庄里连一把炊具都少见,体现了和平时期的宁静。接着,“迩乃逢宽政,锄犁满场圃”描述了政策放宽后,农具增多,田地里一片繁忙景象。

诗人感慨于“颇闻好事人,煆为剑与斧”,反映出人们对武力的好奇和对传统武艺的怀念,即使在和平时期,仍有余风崇尚武术。诗人表达了个人愿望:“愿学一人敌,日中庭上舞”,希望学习自卫之术,甚至在白天庭院中演练。

“纷腾赛水仙,卤莽祀田祖”描绘了农耕活动中的民俗风情,如水仙节的热闹和祭祀田神的粗犷。诗人还邀请“招彼下南人,蛮讴击鼍鼓”,邀请南方的民谣和鼓乐,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最后两句“纵博自有徒,释耒赴戎伍”暗示,尽管农事繁忙,但仍有农民放下农具,投身于军事训练,显示出他们对军事活动的参与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朝乡村生活的变化,以及农民对于武艺和军事活动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感慨和对民间精神的赞赏。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村居二十馀日,身在田畴,宜有所慕,乃蓑笠耰锄间不类农家气味,殊足慨也;因作杂诗(其四)

鲜新薄葵藿,腐朽珍鱼虾。

家贫食三韭,鲑菜宁不嘉。

绮罗朝入市,负戴夜还家。

青钱随手给,实俭名则奢。

螳臂与鸡肋,大言相矜誇。

天时亦云异,腊月荐王瓜。

草木不经霜,往往见浮花。

因之识民气,顺应无所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端午

五日当庭斫绿瓜,蒲觞聊与酌流霞。

香罗细葛思难到,白海青潮景未斜。

粳稻垂楣同艾叶,扶桑照眼胜榴花。

心知南国音书少,醉听回帆鼓一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七弟、沅真、光三、会贞同舟泛海,拟在姑苏登岸,驰赴秋闱,赠别

仙舟李郭去从容,别酒兰英气味浓。

六月天云开岛屿,南风海水似吴松。

珠连夜照蟾光合,鹏徙秋程雁字逢。

直到姑苏枫叶岸,寒山晓寺待鸣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放怀(其一)

青云写我心,天宇非不远。

六合户牖间,虚空万象偃。

室中无一事,閒门可常键。

辫发欢晨梳,编书辍朝饭。

风篁箨鸣阶,雨蕙箭盈畹。

壶觞非所恋,吟啸不知晚。

岂无尘事牵,暂去暮当返。

嗟彼杞国人,曲肱徒缱绻。

形式: 古风 押[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