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徽亭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

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

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

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恬淡生活状态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人以“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开篇,表达了自己曾经飘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现在则安定下来,在一个可以听到琴声的地方享受美酒。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两句,诗人通过对比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与自然山光的永恒不变,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烦恼的向往。这里的“山光”不仅是景物描写,更蕴含着哲理和情感,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境。风,即便轻柔,也带有一丝寂寞,而“结构”一词,则暗示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景象。这里的“萧森”,既形容了风的清新,又增添了一份孤冷之感。

最后,“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则是对自然界中植物声音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音乐和自然声响的敏感。这里的“虚籁”,形容了松竹间微弱的风声,而“犹疑”则表达了一种犹豫不决的情绪,仿佛在质疑琴弦上的声音是否能与大自然的音符相媲美。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情性较强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龙门

石楼临晴空,南眺出千里。

人怜山气佳,予叹禹功美。

想彼未凿时,极目皆洪水。

谁知耕桑民,幸免鲂与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蚕丛龟印解,鹑野隼旟新。

借问锦江乐,何如兴庆春。

骊歌遮去辙,竹马望行尘。

惠政如膏雨,遥知彼此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潞公东田宴集诗辄敢属和

舞雩新雨浃公田,水满东溪上下天。

行径乍迂初见笋,浮舟正好未生莲。

弦收裂帛胡琴阕,袖结清风楚舞妍。

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伫月亭

灯火动鱼矶,湖边过鸟稀。

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

长啸风生座,高吟露满衣。

闲情无日厌,岸帻对清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