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四首(其二)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彫何足怪。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池塘边上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事物无常的感慨。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秋天刚到一半,池塘边上的植物已经开始凋零,显示出自然界的衰败。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即使是晚上才要到来的时候,紫藤已经开始枯萎,而荷花在尚未遇到霜冻之前就已经凋谢。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面对这一切,作者陷入沉思,有所感悟,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似乎在告诫我们某些道理。

"本不种松筠,早彫何足怪。"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未能栽培长寿之物(如松树)的无奈,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接受。"早彫"可能指的是过早地去追求或期待某些事物的永恒,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易逝和事物无常的感悟,以及面对自然规律时人所能为的有限性。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秋池四首(其三)

朝衣薄且健,晚簟清仍滑。

社近燕影稀,雨馀蝉声歇。

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

露荷珠自倾,风竹玉相戛。

谁能一同宿,共玩新秋月。

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

形式: 古风

秋池四首(其四)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形式: 古风

秋怀

月出照北堂,光华满阶墀。

凉风从西至,草木日夜衰。

桐柳减绿阴,蕙兰消碧滋。

感物私自念,我心亦如之。

安得长少壮,盛衰迫天时。

人生如石火,为乐长苦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居书怀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