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二)

苏台屹立层霄里,环望水云三百里。

十年草绿春城荒,麋鹿肆游歌舞地。

公来一顾风物新,华屋下蟠烟霭翠。

正须满意事登临,早晚中台拜英卫。

形式: 古风

翻译

苏州高塔耸入云霄中,环视四周三百里水天相连。
历经十年,昔日繁华春城已荒凉,麋鹿自由漫游,曾是歌舞之地。
您的到来让这里焕然一新,华丽屋宇下环绕着青烟翠色。
此刻正应满足于美景,期待将来能在此担任要职,成为朝廷栋梁。

注释

苏台:苏州的高塔。
层霄:极高之处的天空。
环望:环绕着看。
水云:水边的云雾。
十年:过去的十年。
春城:春天的城市。
麋鹿:一种大型鹿类。
肆游:随意游荡。
公来:尊贵的您到来。
风物:风景和事物。
华屋:华丽的房屋。
蟠烟霭翠:环绕着烟雾和翠绿。
满意事:令人满意的景象。
早晚:早晚有一天。
中台:中央或朝廷的重要职位。
英卫:杰出的保卫者或官员。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苏州古城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变迁。"苏台屹立层霄里"展现了苏州高耸入云的气势,而"环望水云三百里"则强调了其广阔的视野和地理位置。诗人感慨"十年草绿春城荒",暗示了时光流转,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已显荒凉,麋鹿在曾经的歌舞之地自由漫步。

然而,诗中的转折点在于"公来一顾风物新",意指当主人公(可能是官员)的到来,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华屋下蟠烟霭翠"描绘了焕然一新的建筑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诗人期待主人公能在此时此景中尽享美景,"正须满意事登临",并暗示他未来可能晋升至更高的职位,如"早晚中台拜英卫",成为朝廷的重要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苏州变迁的观察和对主人公仕途的期许,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感和对政绩的赞美。

收录诗词(177)

周麟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字:茂振
  • 籍贯:泰州海陵
  • 生卒年:1118—1164

相关古诗词

飞来峰

西域崭崱群玉峰,悬崖万丈穿玲珑。

世人不识真鬼工,夜半跃起随雷风。

天与西湖作奇观,嶷然飞堕群山中。

海风吹雨万壑暝,往往密有云相通。

遥望烟鬟出林坞,重峦面面青莲宇。

孤云起石风生泉,游人六月不知暑。

世传飞来我亦疑,摩挲苍璧心更悲。

当年禁囿山水远,艮岑一石须人挽。

无人把酒酹山灵,飞入君王上林苑。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归德府

归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

阏伯之墟旧宋州,心为大火占星土。

昔我艺祖龙潜初,授钺此地开炎图。

录裳拜野休运启,王气郁郁云扶舆。

真人当天朝万宇,北望帝城天尺五。

舟车辐辏川涂交,尽说南京比三辅。

中兴天子膺赤符,又临此地登鸾车。

版图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沦虏区。

金杏园边春色早,连阡粟麦濉河道。

景物依然似昔时,只恨居民戴胡情。

民言我宋潴仁深,况此旧名归德军。

于今府号袭前躅,不日中原当自复。

金人无德亡无时,大德日隆天下归。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任契丹

任契丹,太行为家千叠山。

此山阻绝天下脊,中有义旅蛟蛇蟠。

任君本是良家子,身长七尺风姿伟。

心怀忠义欲擒胡,誓与群豪揭竿起。

时从数骑出郊坰,所向万人皆披靡。

不驱丁口不攫金,只取糇粮事储偫。

道遮天使夺牌归,佩牌夜易人不知。

往来燕赵数百里,徒手不假寸铁持。

夜半相逢沃州北,问知南使宁相阨。

倡言我辈抱雄图,郎主打围曾狙击。

时来左袒奋臂呼,十万儿郎一朝得。

劝君努力雪国雠,为我斩取单于头。

功成好爵皆君有,金印垂腰大如斗。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过沃州

过沃州,停车听我遗民讴。

兹为名邦古赵地,皇家得姓基鸿休。

自胡杂居民在鼎,民心不改千年并。

一日天开神火流,祥光塞空吐金景。

胡人惊呼上畔知,曰此异兆谁当之。

天其有意福赵氏,于斯效瑞腾炎辉。

是岁更名州作沃,自谓火炎瑞可扑。

不知字谶愈分明,天水灼然真吉卜。

君看石桥十尺横,上有蹋迹青骡行。

当年胜概压天下,岂忍岁久蒙毡腥。

我有箪壶办浆馈,未审王师何日至。

此身终作沃州民,赵氏帝王千万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