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送邵兰雪归吴门仍用前韵

易水严装发。休回首、故人别酒,帝城高阙。

九曲黄河迎马首,淼淼龙宫堆雪。

说不尽、天涯白月。

君去故侯瓜可种,向西风、莫短冲冠发。

人世事,总毫末。长洲鹿走苏台折。

叹年少、当歌不醉,此非俊物。

试到吴东门下问,可有吹箫人杰。

有亦被、怒潮磨灭。

来夜天街无酒伴,怕离鸿、叫得枫成血。

亦归耳,住何益。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朋友邵兰雪归吴门所作的送别之作。开篇以“易水严装发”描绘了壮士般的离别场景,易水边的庄重装束和决绝之情跃然纸上。接着,“休回首”表达了对过去的告别,而“故人别酒”则寄托了深厚的友情。“九曲黄河迎马首”象征着旅程的艰险,黄河的壮丽景色与离别的愁绪形成对比。

“淼淼龙宫堆雪”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宽阔与寒冷,暗示了前方未知的路途。“天涯白月”则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接下来,词人借用“君去故侯瓜可种”的典故,寓意友人离去后,希望他能像故侯瓜一样,即使环境改变也能坚韧生长。

“向西风、莫短冲冠发”鼓励友人保持刚直不屈的精神,不要因离别而轻易减损志气。“人世事,总毫末”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世事如微小的毫末般变化无常。

下片转而抒发对友人才华的赞赏,“长洲鹿走苏台折”暗指友人才华横溢,但“叹年少、当歌不醉”又惋惜其未能及时享受人生。词人设想吴门之下是否还有像友人一样的杰出人物,然而“怒潮磨灭”暗示了人才的消逝。“来夜天街无酒伴”描绘了友人孤独的未来,而“怕离鸿、叫得枫成血”则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最后,词人以“亦归耳,住何益”收束,表达出对友人归乡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送别的哀婉,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陈维崧词作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送姜西溟入都

去矣休回顾。尽疏狂、长安市上,飞扬跋扈。

谁道天涯知己少,半世人中吕布。

仗彩笔、凭陵今古。

伏枥悲歌平生恨,肯车中、闭置加穷绔。

君莫信,文章误。杨花细糁京江渡。

恰盈盈、租船吹笛,柁楼挝鼓。

屈指帝城秋更好,寄语冰轮玉兔。

为我照、望诸君墓。

相约当年荆高辈,唤明驼、倒载琵琶女。

葡萄酒,色如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水调歌头.送恽南田之钱塘并柬毛稚黄

蹑屩上灵隐,吹笛下吴淞。

送君恰值新爽,纤月印船篷。

犹忆冷泉亭上,百道跳珠喷雪,飞瀑挂杉松。

一别十八载,吾老渐成翁。故人去,携笔墨,写空濛。

不知老已将至,挥洒醉偏工。

为讯盐桥毛子,果否别来无恙,底事断诗筒。

人世作达耳,长邑郁焉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扬州慢.送蘧庵先生之广陵并示宗定九孙无言汪蛟门舟次诸子

十里珠帘,半城画艇,百年花月维扬。

有君家丞相,梅岭旧祠堂。

每年到、清明赛社,倾城士女,愁弄丝簧。

只无情堤柳,舞腰还斗宫妆。

扁舟上冢,听邻船、重话兴亡。

奈石马嘶风,银蚕吊月,往迹全荒。

我亦当年薄倖,曾吹过、一帽红香。

问桃花认否,风前前度刘郎。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阳]韵

念奴娇.钜鹿道中作

雄关上郡,看城根削铁,土花埋镞。

十月悲风如箭叫,此地曾称钜鹿。

白浪轰豗,黄沙苍莽,霜蚀田夫屋。

车中新妇,任嘲髀里生肉。

太息张耳陈馀,当年刎颈,末路相倾覆。

长笑何须论旧事,坻水依然微绿。

欲倩燕姬,低弹赵瑟,一醉生平足。

井陉日暮,乱鸦啼入枯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