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张宫保北伐的壮阔场景与深远意义。开篇“上宰挥金钺,还兵树赤旗”以金钺和赤旗象征权力与威严,展现了张宫保指挥军队的豪迈气势。接着“留闽纾胜略,入越会雄师”则描述了他深入南方,联合各地力量,共同对抗北方敌人的战略布局。
“制阵龙蛇绕,应天雷雨垂”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战场上的阵型比作蜿蜒的龙蛇,雷雨象征着战争的激烈与神助,表现了张宫保指挥若定,得天地之助的英武形象。“一戎扶日月,群帅奉盘匜”则赞美了张宫保在战争中的卓越领导力,使众将领心悦诚服,共同为胜利而努力。
“冒顿残方甚,淳维种欲衰”点明了北方敌人的强大与衰败趋势,预示着北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周时今大至,汉祚不中夷”则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张宫保北伐能够恢复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尊严的期待与信心。
“赐剑深鸣跃,星精候指麾”描绘了张宫保获得皇帝赏赐宝剑,剑鸣如雷,星象响应,预示着他的决策将得到天意的支持。“两都须奠鼎,十乱待非罴”表达了对张宫保能够平定内外纷乱,稳固国家根基的期望。
最后,“烟阁图形伟,殷廷作楫迟”可能是指张宫保的功绩将被后人铭记,如同烟云阁中的伟岸图像,而“独伤留滞客,落魄未能随”则表达了对未能跟随张宫保一同北伐的遗憾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高度赞扬了张宫保的军事才能、领导魅力以及对国家统一的贡献,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亲身参与这一伟大事业的惋惜之情。